![]()
伦敦金属交易所这回出手挺狠,就在2025年11月10日,直接宣布暂停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合约交易,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好几种货币都中招了。交易所的说法是这些合约流动性不够,维护成本太高,得停下来省点事儿。
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货日均交易量都快到50万手了,比三年前翻了近三倍。上海期货交易所7月份全品种成交量2.29亿手,金额19.57万亿元,国际能源中心同期也搞到2.78万亿元。这些数字摆在那儿,谁都能看出来人民币合约活跃得很,哪儿来的流动性不足?
这事儿时间点选得巧,就在上个月,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矿业公司刚和中国买家谈妥,从第四季度起把30%的铁矿石现货贸易改用人民币结算。中国占全球铁矿石进口的70%,必和必拓的订单60%来自中国,这么大的市场份额,联合暂停美元采购一施压,对方就得让步。
巴西淡水河谷和澳大利亚力拓这些大矿企,早几年就陆续接受人民币结算了。结果伦敦交易所一看这势头不对,赶紧出招,想把贸易商逼回美元轨道。美国那边正降息,美元流动性宽松,这时候阻击人民币,明显是想稳住自家货币的地位。
伦敦金属交易所这么一刀切,不光人民币遭殃,欧元、日元甚至英镑自家货币都给停了,这摆明是为美元霸权服务的,盟友利益都不管了。过去几十年,美国靠美联储加息降息的循环,加上伦敦交易所的定价机制,低价抄底全球矿产资源,收割一波又一波财富。
![]()
可中国成了最大工业国和矿产买家,这套路玩不转了。中东石油、俄罗斯天然气、非洲铜钴、澳洲铁矿石,好多大宗商品贸易开始用人民币,美元的路子被堵得慌。
交易所想得美,以为停了合约,贸易商就得乖乖用美元。可现实是,矿产资源最终还得流向需求大的地方。中国制造业占全球大头,铜铝铁矿石消耗量巨大,这刚需不是一道命令就能切断的。短期贸易商确实麻烦,汇率波动、保证金差异、结算时间拉长,得花点功夫调整。但长远看,脱离中国市场,伦敦交易所的定价权威性就没了。
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跨境人民币业务爆增,上海铜期货主力合约价格稳在88300元/吨以上,资金沉淀487.58亿元,仅次于黄金,成为第二大商品期货品种。国际机构蜂拥而至,因为美元降息带来的汇率风险下,人民币更稳当。
全球资本这时候开始转向,弃美投中不是空话。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份额升到4.5%,快赶上欧元了。大宗商品领域,人民币结算占比从零起步,到现在铁矿石贸易覆盖20%以上。欧洲矿企、日本韩国买家,也在加入人民币网络,减少对美元依赖。
历史上有过类似事儿,二战后英国推英镑石油结算,想挡美元崛起,结果苏伊士运河危机一闹,英镑完蛋,美元上位。现在英国又来这套,帮美元挡人民币,但时代变了。中国有全球最全工业链,最大消费市场,经济增长稳在5%以上,这底子硬着呢。
这些事儿不是要取代谁,而是建更公平的结算格局,好多国家都盼着。美元霸权根基动摇,新兴市场起来,多极化不可逆。中国企业供应链稳,市场需求大,人民币结算安全,全球资本自然靠拢。
伦敦交易所这决定短期添堵,但倒逼中国加快本土定价中心建设,提升金融开放和抗风险能力。上海期货交易所扩容,香港中心升级,跨境人民币网络完善,朋友圈越来越大。
![]()
这事儿本质是货币博弈,伦敦交易所想保美元,但全球贸易多元化,谁买单谁说了算。中国需求主导,资本跟风。短期贸易商两难,但长期人民币朋友圈扩,国际化势头猛。伦敦这伏击,反倒帮中国提速金融改革,全球格局悄然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