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湖光山色到一江一河
从海韵古镇到万国建筑
解开“魔性”与“诗性”的文化密码
读者翻页即穿越,不断解锁这座魔都藏在时光里的魔力与魔性,真切地领略这座江南水城的诗性。
——上海博物馆馆长 褚晓波
![]()
内容介绍
![]()
本书是一部多侧面梳理上海六千年历史文化脉络的著作。全书以十辑结构,从崧泽文化、良渚遗址、淀山湖人文、田山歌非遗,到青龙镇“海丝”遗存、苏州河与黄浦江的变迁,再到沪派古镇、名门望族,最终落脚于海纳百川的“魔性”上海特质与底蕴深厚的“诗性”江南特点。全书融合考古实证、文化探究与城市叙事,兼具资料性与可读性,旨在漫谈上海“诗性江南”传统与“魔性都市”现代性之间的缕缕情丝。
![]()
![]()
![]()
![]()
作者介绍
![]()
曹伟明,笔名夏鹤、屈直。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特聘教授,文化和旅游部专家库成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上海历史之源、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等领域研究,在各级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出版诗集《水乡恋歌》《生命船》《放歌淀山湖》《淀山湖表情》等,散文集《青绿江南》《寻梦江南》《守望江南》《永远的情结》等,理论集《丹青文心: 民国文人绘画》《上海之源与文化江南》等,儿童文学绘本《夏瑞芳童年故事》《董健吾童年故事》《吴文俊童年故事》《许崇德童年故事》等。
![]()
![]()
目录
![]()
序言 讲好魔性上海与诗性江南的故事 王战/ 001
辑一 上海六千年的回响
崧泽遇见“上海第一人”/ 003
上海之源的崧泽遗址/ 006
最早的上海“第一”/ 008
“崧泽”先民的精神世界/ 013
水稻的培育与革命/ 015
辑二 中国土筑的“金字塔”
半块玉璧打开上海“金字塔”/ 021
四千年前的上海中心/ 023
辉煌灿烂的玉文化/ 028
博大精深的精神文化世界/ 031
形象生动的“历史年表”/ 033
辑三 湖光山色蕴诗情
淀山湖的历史与人文/ 037
秀美灵动的上海“西湖”/ 042
九峰三泖云间景/ 044
古上海的文化高峰/ 047
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049
徐霞客壮游的“井冈山”/ 051
辑四 古上海的“海丝”名镇
青龙镇考古新发现 / 055
沪渎垒与崧宅村 / 059
应运而生的江海通津 / 061
千年交响的雄镇遗韵 / 063
千古唱和的《水龙吟》 / 065
米芾、“醉眠亭”和“万卷轩” / 067
名动江南的酒乡胜地 / 069
最江南的蓝印花布 / 071
淞浦变迁的海上繁华 / 074
辑五 浪奔浪涌的“一江一河”
“一江一河”的前世今生 / 079
吴淞江的千年古渡 / 084
流淌千年的诗性春秋 / 090
棉花,曾经的上海市花 / 094
焕发新生的滨水空间 / 097
城市绿肺的“双子山” / 100
辑六 海韵古镇的兴盛与流变
朱家角: 上海“一角”,江南“一宝” / 105
三色交融的练塘古镇/ 111
金泽古镇: 从“桥庙之乡”到“水乡客厅”/ 119
通江达海的蟠龙古镇/ 129
辑七 来自远古的“好声音”
带有稻花香的田山歌/ 135
直抒心声的情感节拍/ 138
富有温度的“水乡音花”/ 140
青绿江南的乡间赛歌/ 144
让乾隆震撼的村野民歌/ 145
无姐无郎不成歌/ 148
民歌“村晚”的发展模式/ 151
辑八 崇文重教的名门望族
世家望族的人文生态/ 159
文脉润城的上海名门/ 163
水利功臣的丹青家族/ 166
薪火相传的何氏中医/ 170
文化世家的报业巨擘/ 175
耕读传家的课植名园/ 179
辑九 勇立潮头的海洋赤子
黄道婆: 远涉重洋的纺织先驱/ 185
徐光启: 面朝大海的上海先贤/ 188
陆士谔: 追赶浪潮的海上奇人/ 191
夏瑞芳: 涓水奔流的书业巨擘/ 197
陆礼华: 远征东南亚的“女篮之母”/ 203
辑十 海纳百川的魔性上海
人来人往的“旋转门”/ 211
富有烟火气的“石库门”/ 215
展现舞艺的“百乐门”/ 220
变革创新的“魔幻门”/ 225
争优创先的“凯旋门”/ 230
结语 / 235
附录 “思想者”的海边漫步
上海之源的崧泽文化藏着哪些秘密/ 241
激活“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基因/ 250
青龙镇: 上海最早的演艺码头/ 258
江南水文化,何以孕育出“上善若水”的智慧特质/ 267
水做的江南文明/ 276
发现江南至柔至刚的文化密码/ 282
抢抓先机持续创新的江南文化/ 290
江南文化中蕴含的创新基因和创意精神/ 296
从“水的雅集”到“海的奔流”/ 302
城市要避免成为“钢筋水泥森林”/ 311
文化的力量: 从江南传统到海派新变/ 318
江南古镇的兴盛流变与融合发展/ 326
后记 / 335
![]()
![]()
精彩书摘
![]()
讲好魔性上海与诗性江南的故事
很高兴地读到曹伟明先生的新著《魔性上海与诗性江南》。上海的魔性和江南的诗性,诚如伟明先生所说的,源自江河湖海水文化的奔流。那生生不息的江南水文化,从淀山湖、吴淞江、青龙镇、苏州河,到黄浦江、洋山港的东方大港、国际码头,呈现了上海与江南文化的古今交融。此书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上海是一个文化高地,“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造就了上海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成为江南文化与外来文化的集大成之地,既厚文崇教又精工重商,人文与经济在此包容相融、交汇演变、相得益彰。
《魔性上海与诗性江南》,是曹伟明作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在长期从事文化创造、创新以及建设与管理工作中的思考和积累。他运用考古实证、文化实践的探索与思考,揭示了具有江河湖海的水文化滋养的上海,在开创农业革命、手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商业革命中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海上贸易、文化交流的辉煌历史。
《魔性上海与诗性江南》,系统地阐述了上海六千年的崧泽文化,中国土筑“金字塔”的福泉山良渚文化,上海“西湖”的淀山湖,国家级非遗的田山歌,“海丝”名镇青龙镇的发生发展,浪奔浪涌“一江一河”的黄浦江与苏州河,崇文重教的家训家风家教传承,魔都上海的“旋转门”“石库门”“百乐门”“魔幻门”,以及开拓奋进的海洋之子等历史渊源。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叙述,彰显了上海江南文化、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的渊源与流变,揭示了诗性江南传统与魔性上海特质之间的演变路径和内在联系。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体悟上海作为一座国际化现代大都市,“从江南来”,“到上海去”,在拥有六千年历史文化的原创之地,持续创新的发展过程,以及“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城市精神的演化和积淀。
曹伟明先生在书中,除了讲述魔性上海与诗性江南的历史传统和海派新变,还收录了他源自《解放日报》的《思想者》专版上刊登的演讲录文章,这是作者长期从事文化工作的实践总结,传达了上海之源的文化密码、江南文化的基因肌理、智慧特质、创新和创意的精神。
近年来,上海学界对城市文化根脉的探源,正成为上海文化建设和实践的一个亮点。曹伟明从江南文化的成因源头着手,对江南文化的发展流变、江南文化的人文基因、江南经济的生态衍化等作了新的研究与梳理,并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基本勾勒出了魔性上海与诗性江南的历史成因。同时,他指出了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区域共同的精神家园,也是加快推进实施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支撑和精神动力。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既秉持了江南文化的共性,又催生了海派文化特质的造就,在红色文化引领和影响的当下,进一步造就了城市的软实力,彰显出魔性上海独特的城市精神和人文品格。
讲好魔性上海与诗性江南的文化故事,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弘扬中华文化。尤其是当下,营造文化高地、加快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促进科技创新、培植新质生产力的时刻,重视和实践好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意义更是不可小看。
王战
(作者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顾问)
![]()
点击书籍图片,即可优惠加购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