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南师范大学、电化教育研究 等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11月11日,华南师范大学党委组织部等6个校内部门联合发布讣告:我国教育技术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与开拓者、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李运林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11月10日逝世,享年90岁。
![]()
李运林教授,男,1936年2月出生于广东化州,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2月获评教授职称。自1958年9月起,他长期在华南师范大学工作,至2000年9月正式退休。在任教期间,李运林教授自1992年6月起担任电化教育系主任并兼任电教中心主任。
作为我国电化教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李运林教授在教育信息化人才培养方面提出并践行“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的办学理念,于1983年获批创办全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在教育部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中,他担任副组长,与南国农教授等合作编著专业教材十二本,其中个人撰写或合著《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导论》等五部,填补了当时电化教育专业教材的空白。
在担任系主任的13年间,李运林教授牵头建设了配套的生产与科研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学生能够在四年学习期间参与不少于一年的生产与科研实践。该实践项目于1989年荣获首届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并带动该学科专业连续七届共八个项目获得同类奖项。目前,该学科已建设成为国家重点学科,构建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1996年,李运林教授在东莞樟木头创办“三面向教育科技园”,探索教育信息化产学研结合的新路径。该举措获国家教委高度重视,时任主任韦钰发来贺信,电教办宋成栋主任亲临指导,教育家顾明远也称赞其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创举”。
![]()
八年间,科技园共组织培训班89期,培训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地区,累计培训电教馆馆长、教育局长、实验学校校长及教师等4422人。同时,科技园研发了一批教育信息化硬件与软件,在珠三角地区建成一批实验示范学校,并牵头建立广东省教育科技用品市场与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在全国的普及与应用。
李运林教授长期致力于教育信息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推广。“十一五”期间主持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他所提出的信息教育理论与协同教育理论,为信息化教育奠定了重要理论根基。
在研究过程中,他牵头成立协同教育科学技术研究院,推动实施教育信息化九大联合行动计划,取得系列成果:指导合作企业开发多类教育信息化产品,年产值超10亿元;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创新联盟,推动产品标准建设;设立研究生培养示范基地;参与多个地区教育信息化规划制定工作。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