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一万港漂都在这儿
相信大家平时在香港工作或者学习的时候,难免会和港人打交道。
![]()
图源:香港01
然而,由于语言习惯不一样,港漂朋友们在与香港人沟通时,可能会闹出笑话甚至矛盾!
![]()
图源:香港01
圈妹就得知,最近有内地学生在与香港同学一起做小组作业时,直言无法与对方沟通。
![]()
但与此同时,香港同学也指控这位内地组员“搭便车”、不干活。
![]()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点糊涂了:双方给出截然不同的版本,到底哪个说的才是真的?
![]()
因此今天,圈妹就带大家深挖,这场争执背后的来龙去脉!
![]()
听不懂的语言
圈妹了解到,这名内地学生在社交平台表示,讨论小组作业时,香港组员在聊天群使用了大量粤语口语。
小组里的2名内地人看到后,表示完全看不懂。
![]()
圈妹看了他们的聊天记录截图,发现香港学生的对话确实以粤语口语为主,同时还夹杂了大量英文。
![]()
图源:社交平台
圈妹在这里帮大家翻译一下,例如,“only to avoid有人乱讲嘢 bad feel”,翻译过来应该是“只是为了避免有人乱说话,感觉很不好”。
又比如,“like我地可能有一个网站which系online shop啦”,用普通话讲应该是“就像我们可能有一个购物网站”。
![]()
这种夹杂中英粤语的“混血儿”,也让这些初来香港的内地学生无法参与讨论。
![]()
有香港网民认为,这些香港组员应该考虑内地组员的感受,可以在沟通中使用书面语言;并指出这种中英混杂的表达“难理解到一个极点”。
![]()
但随后,事件出现大反转。
有自称是香港组员朋友的港人发声,透露这2位内地人在小组作业中长期不作为、不参加会议,有好多作业几乎都是香港组员完成的。
![]()
面对这些指控,内地学生也坦白,自己之前没看懂香港同学的对话,之后也没有及时进行沟通,导致在小组作业里一直“搭便车”。
![]()
图源:社交平台
有香港网民指出,既然选择来港读书,就应该接受和适应本地的沟通模式,并提到可以使用翻译软件帮助理解。
![]()
图源:网络
毫无疑问,这一场沟通风波,也让香港人的语言习惯,再次受到关注。
中西融合的城市
或许大家心里有一个疑问:香港明明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社会,为什么港人说话时还喜欢中英夹杂呢?
![]()
图源:大公文汇
其实,这和香港的历史离不开关系。
![]()
在回归以前的香港,由于港英政府的管理,英文长期被视为唯一的法定语文。
当时,除了政府文书以英文为主外,许多中学也将英语作为授课语言。
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中文才跟英文获得同样法定地位。
![]()
图源:网络
而在回归以后,为了在全球经济中保持竞争优势、巩固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同时与内地保持沟通,港府推行“两文三语”政策。
![]()
图源:太古小学官网
所谓“两文”,就是中文和英文,“三语”则是粤语、英语以及普通话。
因此,直到今天,大家在香港都可以发现,英文仍广泛应用在法律、商业、教育等领域。
![]()
图源:紫荆杂志官网
举个例子,签租房合同时,大家可能会注意到合同是全英文或者中英并列。
![]()
图源:网络
又比如,大家来香港读大学时也会发现,老师一般都是英文授课,写论文也是使用英文。
![]()
图源:明报
另外,平时大家走在中环的大街上,肯定也注意到有不少西装革履的外国人。
![]()
图源:香港政府新闻处
这是因为,身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吸引了不少外资企业在这里设立地区总部或者办事处。
![]()
图源:文汇报
在这样一个跟世界各地的人打交道的环境里,很多港人日常工作也是使用英文。
因此,大家如果在和港人沟通时遇到对方中英混杂,也就不用觉得奇怪啦。他们只是习惯将一些事物用英文表达。
![]()
加英文才有feel
说完“混血广东话”的历史后,圈妹也帮大家梳理了一些香港常见的中英夹杂表达。
大家可以收藏一下,以后跟港人聊天就不用担心不明白啦!
![]()
在学校时,如果有香港同学对你说“出嚟食个lunch”,那就意味着对方邀请你一起去吃午餐。
![]()
图源:网络
如果学校组织活动,但有同学对你说“个活动cancel咗呀”,那很遗憾,这个被活动取消了。
![]()
在工作时,可能会遇到香港领导对你说“帮我scan入计算机做个copy,再upload上drive share畀大家,跟住print个hard copy出嚟埋放入file”。
那么接下来,身为打工人的你就需要将文件扫描保存到电脑,接着将电子版分享给同事,最后还要将文件再额外打印1份放入文件夹中。
![]()
如果你找同事办事儿,但对方说“呢单嘢唔系佢follow嘅咩?”那就意味着你找错人了,这件事由另外的同事跟进。
![]()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感受到这种独特的港式说话特色了?
![]()
图源:网络
在圈妹看来,香港作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城市,语言上的中英混杂其实也是这种融合特征的体现。这也成为一种香港独有的文化符号。
![]()
图源:网络
当我们来到香港工作或者学习时,也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并尊重港人的习惯。
![]()
图源:网络
最后,圈妹也想问问大家:你跟港人打交道时,遇到过印象最深刻的中英夹杂表达是什么呢?快来评论区跟圈妹分享你的经历吧!
如果你想第一时间掌握香港本地生活资讯、政策变动、隐藏福利、续签经验,加入我们的“港漂圈|会员交流群”!
若群满可以添加“西环全智贤”或“港漂圈小助手”微信!
![]()
![]()
![]()
本文作者
天天被爸妈远程催婚的@圈妹
*图像影音及新闻资料来自网络,本文由港漂圈原创,本文图片影音及文字仅作分享,不作为商用,转载请联系港漂圈公众号(ID:gangpiaoquan)
参考资料:
1.《居港内地怨同学用粤语倾功课 呻无法交流!组员网上反击揭真相!》,香港01,2025-11-13
把港漂圈设为星标,就不会错过推送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