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熊乐平 万泽玮
中亚地区与中国山水相连,是古代丝绸之路上东西方往来的重要节点和亚欧非大陆的“十字路口”,自古以来,一条丝路就将中国与中亚地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的造纸、丝绸、茶叶,来自西方的石榴、葡萄、胡椒,都沿着丝绸之路传播。
而在现代,自1992年中国与中亚各国建立外交关系以来,在中国与中亚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机制下,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多领域发力,正呈现出充足的发展潜力。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机制在范围和深度上也正不断升级提质,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行稳致远。
1992年1月2日至7日,中国与中亚五国分别建立外交关系不久,就与中亚国家签订了第一批经贸合作协定,包括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成立经贸和科技合作委员会协定、保证进出口商品质量和相互认证的合作协定等,为彼此经贸合作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0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双边贸易额相较于1992年的4.6亿美元增长了3倍多。
![]()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国与中亚五国均成为其创始成员国。此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合作开始在这一多边机制框架下运行:2001年9月,上合组织成员国总理在阿拉木图举行首次会晤,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间关于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目标和方向及启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进程的备忘录》。2003年9月,上合组织成员国又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这是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
从2002年起,上合组织先后建立了成员国经贸部长、交通部长、财政部长、央行行长会晤机制,并在经贸部长会晤机制下设立了海关、质检、电子商务、投资促进、发展过境潜力、能源、现代信息和电信技术等专业工作组,负责落实高层次会晤以及经贸部长会议确定的措施。在政府合作机制下,2006年、2018年先后增设了实业家委员会、经济智库联盟等非政府合作机制。
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合作不断推进的同时,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的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中国与土库曼斯坦、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分别于2004年、2008年、2011年成立副总理级政府间合作委员会,这些合作委员会机制下,均设有经贸、能源、交通、科技、天然气、农业、建材、电信等细分领域合作机制。
在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的支持下,在这一时期,中国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在不少领域取得了积极成果。能源方面,中哈原油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 A/B 线分别于2006年、2009年建设完成。中国企业在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分别建立园区,进行投资。2005年10月,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包括中亚五国银行在内的上合组织国家银行共同成立了上海合作组织银行联合体(以下简称“银联体”),满足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融资需求,尤其是在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等领域的融资支持。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中国与中亚五国双边关系也全部升级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两大顶层设计之下,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机制向更精细处发展,在金融、物流等领域的细分合作机制逐渐成熟。
在金融领域,2005年成立的银联体正发挥出更大的作用,重点投资中国与中亚国家在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项目。自2014年,哈萨克斯坦中国银行分行挂牌人民币清算行以来,人民币在中亚跨境使用更加便利。
在物流领域,中欧(中亚)班列逐步扩展。2011年,首列“重庆—杜伊斯堡”框架下的中欧班列经阿拉山口驶往欧洲,途经哈萨克斯坦,此后,中欧班列网络不断扩展。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2012年开始封关运营,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跨境经济贸易合作区,也是目前全球独一无二的跨境经济贸易区。此外,新疆、陕西等地也与中亚国家和部分地区建立了区域性经贸合作机制,这些地区的企业对中亚投资更加便利。
2020年,中国与中亚国家成立中国—中亚机制,并于当年7月举行了中国—中亚外长首次视频会晤,宣布建立定期会晤机制。2022年,各方同意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机制提升至元首层级。2023年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成功举行,发布《西安宣言》。
《西安宣言》不仅提出成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并在重点优先合作领域成立部长级会晤机制,包括中国—中亚经贸部长会议机制、中国—中亚产业与投资部长级会晤机制、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机制、中国—中亚海关署长会晤机制、中国—中亚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等诸多机制,还提出挖掘中国—中亚电子商务合作对话机制潜力;推动贸易发展,促进贸易结构多元化,简化贸易程序;加快数字和绿色基础设施联通;实现边境口岸农副产品快速通关“绿色通道”全覆盖等诸多加强经贸领域合作的措施。
2025年举行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上,发布了《阿斯塔纳宣言》,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机制得到进一步提升。《阿斯塔纳宣言》提出,中国与中亚国家将通过中国—中亚经贸部长会议机制推动贸易升级,简化贸易流程,优化投资协定,同时探索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合作。峰会期间,中哈两国签署了关于深化电子商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塔两国制定了到2030年的经贸合作规划。此外,峰会还宣布成立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为双方企业搭建更高效的对接桥梁。
2024年,我国与中亚五国双边贸易总额948亿美元,相较于32年前增长超205倍。这背后,不断走深走实的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机制是重要推动力。未来,在以“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为基本内容的“中国—中亚精神”指引下,有理由相信,中国—中亚经贸合作机制将持续支持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贸合作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作者熊乐平系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