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11月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当前全国整体进入流感流行季,流感活动水平明显上升。预计今年秋冬季我国流感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12月中下旬和1月初。
面对这波流感高峰,
家长们该如何科学应对?
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专家
田曼教授为您一篇说清!
01
今年的流感有何不同?
感染人群的流感病毒主要有4个亚型:甲型H1N1、H3N2,乙型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
从毒株类型上来说,今年报告的毒株主要是甲型H3N2,而去年是甲型H1N1,因此大众对今年流行的H3N2毒株的免疫力就会更低一些,需引起重视。
![]()
02
孩子感染了会有哪些表现?
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
从临床上来看,甲型H1N1、甲型H3N2主要症状都是发热、咳嗽、咽痛,全身的酸痛、乏力和头痛都比较明显。
但小宝宝有时不能够准确表达症状,但家长要知道出现这些情况,有可能是“流感”了:
#1 突然高热
流感通常起病急,迅速发展为高热。孩子上午还能愉快地玩耍,下午体温就直奔39-40℃,并反复高热3-5天,同时出现畏寒、手脚冰凉、头痛等。
#2 全身乏力
孩子精神状态不好、没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不肯走路,总要大人抱等。
#3 咽喉不适
大一点的孩子会表示嗓子疼,但小宝宝可能表现为哭闹、不肯吃喝、抗拒吞咽等。
#4 阵发性咳嗽
频繁地阵发性咳嗽,大多为干咳,每次咳几声就能停下。
![]()
03
孩子出现流感典型症状
家长该怎么办?
①请假居家隔离,避免接触其他小朋友。家庭主要照护者也要做好相应的防护;
②密切观察患儿症状。量体温、看状态,在护理上要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足够的营养和休息时间,居家最好的消毒方式是开窗通风。
③尽早就医,前往医院进行病原学检测,明确诊断后,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何种抗病毒方案。此时孩子的免疫力弱,为避免交叉感染其他病毒,就医时应佩戴口罩。
④严格遵医嘱用药,切勿滥用抗生素,警惕相同成分重复用药等。
⑤做好居家护理,多饮水、清淡饮食,缓解流感症状的不适感。
![]()
04
抗病毒药物该如何选择?
目前我国主要用于治疗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儿童用药应由医生开具处方使用。
1岁及1岁以上儿童,对奥司他韦的任何成分无严重超敏反应的可使用奥司他韦治疗,需连续服用5天;
5岁及5岁以上可服用玛巴洛沙韦,仅需服用1次。
一般建议,以上抗病毒药物均应在出现流感症状(通常是发烧)的48小时内开始服用。
05
同学中招流感,
孩子需要吃点药预防一下吗?
一般情况下,非必要不建议吃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作为日常预防流感的措施。
但如果孩子的同班同学确诊流感,而孩子在接触过程中又没戴口罩,可在与病患接触的48小时内服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作为预防用药。
![]()
06
孩子感染流感后何时可以返校?
甲流退烧48小时后,孩子精神状态、活动能力都恢复如常就可以返回学校。但考虑到学校是人员密集的空间,建议全程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保护他人也是保护自己。
07
当前注射流感疫苗还来得及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重要措施,为达到良好预防效果,流感疫苗推荐接种时间为9至11月,以保障在流行高峰前形成有效免疫屏障。若未及时接种,整个流行期内仍可接种。
![]()
08
日常防护中家长还可以做点什么?
①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外出时应戴好口罩;
②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好手卫生,经常开窗通风;
③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及时增减衣物,保证充足的睡眠;
④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TIP
专家提醒
孩子生病,家长难免心急。但家长要及时调整好心态,科学应对,才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疾病期,早日康复。与此同时,也要认识到,秋冬季节的健康防护是一场“持久战”。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等多种病原体交织,家长必须将科学预防融入日常,才能为孩子构筑起坚实的健康盾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