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极智嘉的实践可见,具身智能的未来图景将不再是单一技术或产品的竞争,而是整体解决方案与价值落地的较量。最终,技术之光不仅将照亮仓库的每个角落,更将穿透产业边界,重新定义效率、协作与增长的无限可能。
作者:彭堃方
编辑:吕鑫燚
出品:具身研习社
双十一期间,你手中时效越来越快的包裹,正是具身智能最为直观的落地体现。
为持续提升仓储流转效率,行业巨头们纷纷开始向具身智能“借力”。京东物流此前高调宣布,未来五年计划采购300万台机器人、100万台无人车和10万架无人机,全面覆盖物流供应链全链路场景。而亚马逊也推出包括机械臂系统Blue Jay和AI智能体Project Eluna在内的新一代运营技术。
据外媒披露的亚马逊内部文件,这套新系统已在北美50多个设施投入使用。亚马逊还计划将其美国运营网络的75%实现自动化,预计在2025-2027年间节省高达126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这一系列动向传递出两大信号:其一,看似已趋成熟的仓储自动化领域仍大有可为;其二,在当前的具身智能发展中,仓储物流凭借其市场规模大、流程清晰、可复制性强以及智能化需求迫切等优势,已成为技术落地最顺畅、商业化价值最高的核心赛道之一
灼识咨询发布的行业报告提供了关键支撑:全球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在仓储自动化领域的渗透率已完成阶段性跃升,从2020年的4.4%提升至2024年的8.2%,预计2029年将进一步攀升至20.2%。2024至2029年,全球自主移动机器人(AMR)解决方案市场预计将以超33%的复合年增长率实现高速扩张,2029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621亿元。
在仓储智能化的增量价值得到充分印证后,行业核心命题已明确转向:支撑其高质量规模化发展的关键要素究竟是什么?
![]()
决胜关键不在硬件而在“大脑”
现代智能仓储场景中,数万平米的作业空间内常需部署成百上千台机器人并行作业。这意味着,单机智能、大规模多机群体智能和智能仓运营所涉及的AI“大脑”,已成为决定订单履约效率、吞吐峰值与运营成本的核心变量
亚马逊近期推出的“Project Eluna”AI智能体正是对此的最佳诠释。该智能体被定位为仓库运营者的智能决策助手,可以整合历史和实时数据,并通过AI分析,预测运营瓶颈,提供调度和预警建议。目前,Eluna已在亚马逊田纳西州的仓库中试点。
作为全球仓储机器人领军企业,极智嘉的AI技术布局和落地则更具前瞻性。该公司于2023年发布的智能运营平台IOP(Intelligent Operation Platform),具备实时监控告警、多维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呈现能力,对复杂运营场景进行深度洞察与预判,以“前瞻性决策”提升整体运营流畅度。
具体来看,IOP实时监控服务器资源、业务系统、机器人及各类IOT设备,可同时应用于多种复杂业务场景,并通过多样化告警通道,让客户能够快速响应问题,确保现场业务持续运行。此外,IOP的实时效率监控与周期性趋势分析,从订单、工作站、机器人、员工等多维度剖析效率瓶颈,帮助客户提前洞察运营潜在问题。借助低代码可定制功能,客户可轻松在IOP上创建专属数据大屏,助力决策更迅速。
极智嘉和亚马逊的相继技术动向,都印证了行业对该AI应用价值的共识。

图片说明:极智嘉智能运营平台IOP

图片来源:亚马逊
极智嘉的IOP平台仅是冰山一角。基于对于AI的重视,极智嘉早已布局了全栈AI技术架构,覆盖机器人硬件和软件系统。其自研的一体化软件系统包括智能运营平台IOP、机器人管理系统RMS和仓库履约系统WES三大子平台,均以Hyper+核心算法为支撑,如同智能仓库的“神经网络”,实现多设备、多环节作业流程的无缝衔接,直接定义仓库的吞吐上限与成本结构。
Hyper+算法平台支持极为广泛的算法类型和超大的集群调度规模,系统可调度机器人数量超5000台,其先进程度已获行业广泛认可。
![]()
图片说明:某跨境电商项目中的大规模多机调度
![]()
具身智能进场
迈向无人仓新时代
在AI和机器人技术不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随着具身智能技术的涌现和落地,仓储物流行业正朝着“无人化”的方向加速演进,不仅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更将为关联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极智嘉于今年8月发布全球首个面向仓储场景的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Brain,并宣布构建“全流程无人仓方案能力”,以实现“全流程无人仓”的战略目标。随后在10月28日,极智嘉发布无人拣选工作站业内首个全流程无人拣选机器人方案,攻克了机械臂面对超大规模商品SKU时精准拣选与高效适应的技术难题,可实现多品类、多场景、多行业的真无人拣选。
![]()
图片说明:极智嘉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Brain
无独有偶,亚马逊也几乎在同期宣布推出革命型机械臂工作站BlueJay,机械臂末端配备吸盘装置,能够抓取并分拣不同形状和尺寸的物品,将过去三个独立的机器人工作站整合为一个高效的工作空间,实现一站式拣选、存放和整合。

图片说明:极智嘉无人拣选工作站

图片来源:亚马逊
两家企业不约而同地发力机械臂拣选,进一步指明了这一技术方向的正确性及其广阔的落地前景。
极智嘉无人拣选工作站由极智嘉具身智能基座模型Geek+ Brain驱动,具备即插即用,敏捷部署的突破性优势,无需针对新商品进行后训练,即可实现全品类SKU的智能识别与抓取,覆盖数万级商品,有效应对异形件、软包装等复杂品类。模块化架构支持48小时快速部署与弹性扩容,动态适配业务波动与包装变更。
不仅如此,该工作站可实现百毫秒级别高效率、低延迟快速推理,多环节顺畅衔接,拣选效率相较人工作业实现倍增。
随着无人拣选工作站的加入,极智嘉补齐了全流程真无人拣选的最后一块拼图。工作站可与极智嘉全系列自主移动机器人无缝协同,轻松融入现有物流流程,将全仓无人流程推进到打包环节。据悉,极智嘉正在推进机械手打包技术的研发与测试工作。
已关注
重播 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具身研习社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00:17
0/0
00:00/00:17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0
播放
00:00
00:17
00:17
倍速
全屏
倍速播放中
0.5倍 0.75倍 1.0倍 1.5倍 2.0倍
超清 流畅
继续观看
这次双十一,你吃到了具身智能的红利
观看更多
转载
这次双十一,你吃到了具身智能的红利
具身研习社已关注
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评论
视频详情
视频来源:极智嘉全流程无人化分拣
在极智嘉创始人兼CEO郑勇看来,未来会有两种典型仓库:一种是大规模、订单稳定的仓库,可通过整体智能方案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与极致效率,方案以专用设备为主,单工位聚焦单一任务,机器人为标准化单体产品,软件算法发挥核心作用,基于分布式技术的多机器人系统提升柔性与灵活性,更好应对业务变化;另一种是中小规模、订单不稳定的仓库,需要通用仓储机器人来发挥更大作用。
![]()
结语:从极智嘉看仓储进化史
不难看出,仓储智能化进程已演变为一场以数据为血液、算法为神经、机器人为肢体的“生命体”进化。
作为连续六年全球仓储履约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极智嘉不仅在市场规模上领先,更在技术演进中发挥引领作用。从全流程无人拣选方案落地,到未来向打包环节延伸,其每一步技术突破都为开放市场提供了清晰的演进路径,正在定义下一代智能仓储的技术标准与最佳实践。
而极智嘉对技术的深耕,也迎来了市场的强烈回响。
据了解,营收方面,极智嘉2024年营收为24.1亿元,为港股机器人板块收入规模最大的企业,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10.25亿元同比增长31.0%,且经调整EBITDA首次转正至1162.1万元,成为港股机器人企业中首家实现该指标为正的公司;
客户层面,极智嘉客户黏性极强,2024年整体复购率74.6%、关键客户复购率达84.3%,2025年上半年复购率超80%;
业务方面,其全球化布局成效卓越,2025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占比达79.5%,已向40多个国家和地区交付超66000台机器人,并且还成功进入南非市场,服务着沃尔玛、丰田等众多国际巨头企业。
从极智嘉的实践可见,具身智能的未来图景将不再是单一技术或产品的竞争,而是整体解决方案与价值落地的较量。最终,技术之光不仅将照亮仓库的每个角落,更将穿透产业边界,重新定义效率、协作与增长的无限可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