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天猫双11,这堪称业界首个全AI驱动的电商大促,近一个月来,各种呈现令人目不暇接。
不过,繁复背后,一个核心取向始终清晰。那就是,伴随着淘天全链路AI产品渗透,它已成为商家全面提效的舞台。
围绕这一取向,看几组数据。
AI赋能让天猫双11商家在效率、降本、增收三方面实现了突破。
效率上,“AI店长”为500万商家生成专属策略,经营效率提升1.5倍,省却30%工作量,AI素材制作缩65%,“店小蜜”服务3亿人次,转化效率提30%,“万相台”助百万商家GMV增超20%,货品全站推带动百万商品成交增30%+,广告ROI同比升15%;降本上,店小蜜日均省2000万客服成本,“万相营造”全周期降本25亿,平台叠加2500亿极速回款、5亿退货宝补贴,为520万中小商家返基础服务费、取消193类目年费;增收上,30516个品牌成交翻倍,589个破亿品牌同比增46.5%,AI智惠引擎带动转化率升81%、50%成交来自新客,5300万+88VIP会员贡献头部品牌70%+成交,人均消费达非会员的9倍。
![]()
很多人或许瞬间就甩过了。其实,粗略计算一下,就能意识到很多东西。
500万商家深度使用淘天AI工具。你可知道,年初,淘天披露的数据显示,天猫商家约30万家,淘宝店家800多万家。
等于说,天猫双11的AI产品深度渗透率超过了60%。
同样年初,阿里去年年报发布后,看到某篇文章说,淘天2026年AI产品渗透率将达到30%以上。老实说,我没查到数据来源,也没见阿里官方公布过,或许来自机构调研或预测结果吧。
不管确切与否,2025年天猫双11超过60%的AI产品深度渗透率,在我看来,已发出了相当的信号价值。
继续粗略计算一下。常态日销局面下,本财年若能渗透、转化到天猫双11的数据程度,以淘天2025财年4498亿收入计,CMR(广告+佣金)占比74%,AI技术能使广告ROI提升12%(双11官方验证数据),对应可带来约238亿广告收入增量。同时AI将推动平台运营成本率下降1.5个百分点,直接增厚利润约36亿。两者合计可为淘天带来约275亿年增量,占总收入的6.1%。
惊人的数字。
当然,财年内日销绝不可能立马达到这高度。但我想提醒的是,天猫双11每年创下的纪录,几年甚至几季后,会变成寻常。
双11此刻最大的功效,就在于通过一个整个行业关注的舞台,对外确立了一种增长的趋势。
而淘天乃至阿里集团亦亟须传递增长信号。
你知道,中国电商业流量与用户增长早已近乎见顶,存量博弈加剧。2025Q1,网上零售额增7.9%,网络购物用户仅增1.5%,电商渗透率达27%,用户增速不足3%。
还有一组数据:头部平台获客成本较5年前涨近3倍,超40%中小电商陷入高成本、低转化困境。
这意味着,再依赖那种以中心化流量平台、扩张用户规模为核心的经营套路,不止成本高企,且很难形成切实的转化了。
多年来,淘天也一直备受这种路径困扰。当然,它也一直未曾放弃探索破除方法。在我的观察中,淘宝、天猫当然也包括此前的聚划算们,整体探索至少超过10年之久。
此前有许多节点值得说道。但如果选择一个,我觉得,最显著的就是2018年的天猫新品战略与2018~2019年的天猫旗舰店2.0计划。
它们都是立足供给侧升级、“倒过来看世界”的思维。其中,前者激活、发掘出了天猫平台的创新孵化力,让它从过去一个成熟品牌的货架电商变成了一个持续诞生新产品、新品牌、新商家的平台,并结合阿里妈妈、淘宝,生成了一套新品生成方法论。后者基于前者,以及淘系消费者资产与数字工具,将天猫变成了无数品牌创新、运营、经营的阵地。这个过程里,淘宝、天猫不断重构着人货场,并转化为新品、新客、新场景。
我个人认为,演进到今天,淘天上述升级逻辑并没有本质变化。它一直在立足消费洞察,通过供给侧升级重构传统流量经济。
不过,随着AI时代开启,革新的驱动力变了。过去逻辑没问题,但因组织复杂、生态内部协同力弱,导致产品繁复。而今日,真正的考验则是如此了:淘天如何利用阿里集团以及自身的AI能力加速重构自身全链路产品与服务体系,并在整个平台加速渗透。
2023年的双11,已有这动向。当时淘天推出10款免费AI商家工具,双11期间商家调用超15亿次,AI客服处理80%以上用户咨询。2024年更进一步,生意管家服务400万商家,生成1亿+素材,万相台智能创意升级,AI客服承接超80%咨询,AI步入常态化应用。
不过,它们整体还是单薄。2025年,AI全面驱动的天猫双11,实现了从工具到底层架构的跨越,成了核心基础设施。它重构了20亿商品库,让复杂搜索相关性提升了20%,实现了流量匹配效率双位数增长;而“1个AI店长+6个AI员工”更是服务了500万商家,生成500万条定制策略,效率提升1.5倍;而6款AI导购形成全链路闭环,AI客服承接3亿人次咨询,并联动即时零售,完成了商家整个经营逻辑的重构与渗透。
显然,在产品矩阵完整性、丰富度以及服务渗透的深度上,2025年堪称AI全面落地驱动了。
当然,这加速渗透确实也带有紧迫性。
一重压力来自淘天自身。作为阿里集团第一核心主业与现金奶牛的淘天平台,多季以来,它增长承压。比如,GMV增速从2021财年(非自然年)21%持续回落至2025财年的4%,核心电商EBITA更是同比下滑21%。
淘天增长乏力,阿里集团年报不可能出色。比如,2025财年,整体营收同比增6%,净利同比增77%(受益资产出脱)。
2026Q1,淘天有明显修复动向。数据显示,淘天当季营收同比增9%,CMR同比增12%,后者创下6季以来最高纪录。背后核心因素,除基础软件服务费调整外,全站推等AI技术对商家的赋能,提升了佣金率与广告ROI。过去两年的AI化渗透,也包括天猫双11的深度试验,应该发挥了作用。
但相比整个电商大盘,乃至整个阿里集团增长,还需要加速渗透。要看到,今年Q1(4到6月),阿里集团营收同比增2%,净利同比降14%。
你可能会说,泛电商还有很多增量空间呢,没必要紧盯淘天。比如国际化、闪购乃至整个即时零售。确实,国际业务是阿里各单元中增速靠前甚至领先的单元,闪购与即时零更是拥有巨大想象空间,不过,前者短期难补整体缺口,且受地缘博弈下逆全球化影响,后者短期特耗现金流,多家平台都是巨亏,在达到一个门槛后,需要度过一段整理期,然后寻求营收与利润的平衡增长。
事实上,若你检视上述两大增量空间,本质上,它们其实仍属于以中心化流量为核心的传统服务,更近横向、水平的扩张,并没有真正革新商业模式。
你可能还会说,商业版图外,还有阿里第二曲线阿里云呢。阿里云是中国与亚洲第一、全球第四的云计算服务商,营收早已过千亿,利润百亿。它也是全球少见的拥有从大模型到底层算力等全栈AI能力的服务商之一(一为谷歌)。目前阿里云已恢复增长,上季同比增幅达27%,接下来有望上到30%以上。而且,目前阿里云智能也是阿里集团市值管理的核心。但是,因处于重投资期(三年3800亿),利润方面易被对冲。
综上,你会发现,尽管阿里集团有诸多营收增量,其他部分生态单元也相继扭亏为盈,但在稳定增长尤其获利层面,淘天仍扮演着无可替换的“压舱石”角色。它的经营力,决定着阿里集团现阶段整个大盘的稳定性,甚至是最大的安全阀门。
所以,再度审视2025年天猫双11为何通过AI全面落地驱动商家提效,就能意识到,它的强烈的增长转换意图。
此刻AI的全面渗透成效,未来几个季度,一定会呈现在常态日销中,并驱动淘天乃至整个集团走向更高质量的增长。
另一重,站在整个阿里集团视角,天猫双11这种动向,显然也是“用户为先、AI 驱动”战略加速深化的信号。
同样,若立足整个生态体系,结合闪购纳入以及阿里集团“大消费+云AI”两大焦点版图的价值验证,可以这么说,借助2025年天猫双11,阿里集团完成了AI时代第一次全面协同共振的试验。
忽然想起2019年天猫双11。那年一大特色是,阿里集团生态要素第一次全面跑在阿里云上。那是一次全要素大协同。而2025年,不仅全要素跑在云上,更有全链路AI产品渗透到供给侧的深处。
今日或许看不出这种AI驱动的全面协同共振的价值。但我相信,多年后,它的成效一定会流淌在阿里集团的整个架构与肌理中。
最后,还想补充两个维度的问题。或许不是多余的话。
一是淘天与阿里的估值话题;
二是双11的焕新。
就前者说,你知道,阿里集团整体战略是“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焦点业务是“大消费”与“云+AI”。年初以来,阿里港股市值价格之所以能翻倍,与“云+AI”彰显的科技属性密切相关。它打开了阿里集团巨大的想象空间。不过,不要简单认为,只有“云+AI”才能彰显阿里集团科技属性,提升整体估值空间。事实上,淘天集团乃至整个生态单元的AI化进程,同样也有科技属性。
外界总喜欢将“大消费”与“云+AI”视为并列关系,认为是加法。在我看来,它们不是加法,而是一种表层互相独立、开放而底层高度耦合、深度协同的“乘法关系”。随着AI战略深化,它们之间会持续呈现出强大的超级协同效应,进而产生更大的“化学反应”,并在各自平台上涌现出繁复的创新。
即便此刻,天猫双11背后,亦有阿里云作为技术底座,数据呈现同样可观:阿里云投入超千万核CPU算力与万卡级AI集群,通义千问QwenMT翻译模型单日调用超14亿次;通过自研云基础设施处理器CIPU,让淘宝推荐、购物车等核心场景性能提升30%-50%,RT延时降低超30%……而淘天之于阿里云,当然有反哺。除了庞大算力需求、海量的API调用带动增长,更有超10亿级的商品数据与PB级消费行为数据,变成通义千问大模型的核心养料,使其在电商场景的中文理解精准度高达91.3%、生成内容与产品关联度提升50%。
两者可谓双剑合璧,生成了一种互补的强耦合效应。
没有淘系,阿里云不会诞生,也不可能成就最佳实践的云与智能。而没有阿里云,淘系也不可能真正完成重构,实现商业模式的跃迁。
值得重新回味一下双11启动时天猫总裁家洛一句话:“我认为,今年的 '双11' 是不一样的,它是一个事件,是一个全面狂欢的时刻,更是一个可能的新的增长的开始,也是一个我们平台大投资带来更大生意增长的时刻。”
这种“增长”,一定是复调的交响乐,而不是单调的主旋律。
再看第二个问题。你知道,过去几年,双11存在的价值持续备受争议。因为,内卷背景下,许多平台的低价日销与直播状态近乎微型的双11了。双11的体感弱了不少。
但我认为,随着2025年AI全面落地,尤其从商家提效切入,双11有望回归本源、正本清源,重新从供给侧激活生命力。
最后再提一嘴:10天后,阿里集团将发布2026Q2季报(6~9月)。此刻的天猫双11,显然具有相当的风向意义。
那就是,一场AI驱动的效率革命里,藏着淘天以及整个阿里集团增长与估值转换的信号:电商增长已从“跑马圈地”步入 “精耕细作”的效率时代,AI技术通过全面赋能商家经营,将持续重构“人、货、场”的关系,创造“降本、增效、增收”循环,为存量市场开辟出全新的增长空间。
夸克,最小的粒子,微末的洞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