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去年人口出生率最低的是哪个省吗?
是东北,黑龙江、吉林紧随其后,辽宁排在第三,东北三省居然包圆了全国倒数。
这还不算完,在离婚率这回事儿上,东北人也不甘落后,吉林、黑龙江、辽宁分别占据了全国前三。更让人揪心的是,连死亡率都是东北最高。
如果你身边有东北朋友,真的要好好珍惜他们,他们正在以每年80多万的速度离开家乡,相当于一个小县城的人全走空了。而且东北人的迁徙是绝情式的,中老年人会把老家的房子、家具甚至锅碗瓢盆全卖掉,手里攥着钱,拖家带口往南方走,连一丝念想都不想留下。有个朋友的爸妈就是这样,去年把哈尔滨的老房子卖了,举家搬到海南,连小时候的相册都没带走。用他的话说,我爸妈说回去也没啥奔头,不如就彻底断了念想。
为啥东北人宁愿连根拔也要走呢?
核心还是经济饭碗端不稳。东北是共和国的工业长子,过去靠煤矿、钢铁、机床厂撑起半边天。可随着市场经济转型,这些重工业的短板越来越明显。比如辽宁某老钢铁厂,10年前还有上万人上班,现在只剩下2000多工人,年轻人宁愿去南方电子厂拧螺丝,也不愿在老家守着一眼望到头的流水线。
更头疼的是产业结构单一,除了重工业就是农业,想找个互联网金融这类新兴行业的工作,比登天还难。关系网复杂也是年轻人逃离的重要原因。在东北找工作,先问有没有熟人介绍。
有沈阳的姑娘吐槽她大学毕业想进当地事业单位,笔试考了第一,面试还是被刷了,后来才知道被录取的是谁谁谁的亲戚。这种拼关系不拼能力的环境,让很多想靠本事吃饭的年轻人看不到希望。
这个关系网背后是经济的死循环,老百姓手里没钱,酒店饭店敢涨价吗?一涨价就没人来,各行各业物价都压得极低,因为高了就卖不动,最后生意全成了赚吆喝不赚钱的买卖,年轻人想创业都怕赔本儿。
人口流失的直接后果就是地方财政见底。东北很多县城的财政收入靠的是土地出让和税收,可人都走了,房子没人买,商铺没人租,企业要么搬走,要么倒闭,财政自然就空了。去年黑龙江某县公布的数据显示,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5%,连公务员的绩效都差点发不出来。
更恶性循环的是,财政没钱就没法搞基建、引企业,企业不来就没就业,没就业,年轻人更要走,最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
冬天的东北街上,一年比一年安静。曾经热闹的厂区家属院儿,现在只剩老人坐在门口晒太阳。菜市场的摊位比顾客还多。
那些漂泊在外的东北人,谁不想老家好?可每次过年回去,看到空荡荡的街道,倒闭的商铺,心里只剩失落。有个在上海工作的东北大哥说,我做梦都想回沈阳开个餐馆,可一想到老家年轻人越来越少,谁来吃啊?只能把念想咽回肚子里。
有人说,东北有希望,国家不会不管,可老百姓的感受是,振兴的是上面那帮人,和咱普通人有啥关系?公共系统进不去,国企没名额,连小学老师都要托人找关系,年轻人在东北能干啥?没有单位就不是正经工作?有东北网友自嘲,这儿要有权有关系的才能留下来,你光有钱都不好使。
其实东北不缺资源,不缺人才,缺的是让年轻人留下来的理由。如果能把重工业升级改造,比如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冰雪经济,如果能打破关系网,让年轻人靠本事吃饭,如果能给创业者更多政策支持,或许用不了多久,东北就能重新热闹起来。
毕竟这片黑土地曾孕育出无数奇迹,只要给它一个机会,就未必不能再书写新的故事。只是现在呢?我们最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回不去的家乡变成想回去的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