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无任所大使米罗什尼克在接受《消息报》采访时明确表示,与乌克兰达成的任何协议都缺乏实质意义,核心原因在于基辅政权受自身功能局限影响,即便签署相关约定,也完全无法保证切实履行。
这位长期参与对乌相关外交事务的外交官,以清晰直白的表述点破了当前俄乌谈判进程中的关键困境,其言论也折射出俄罗斯对乌克兰政权执行力与独立性的深层判断。
“乌克兰本质上是一个功能受限的国家,仅凭这一点就意味着,即便它签署了某些协议,也绝不能确保这些协议会得到执行。”米罗什尼克在采访中强调,“因此,与乌克兰单独达成的协议,说得委婉些,实际价值十分有限。”
回顾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多次外交互动,双方曾在多轮谈判中达成过阶段性共识,但最终均因各种因素未能完整落地,其中乌克兰政权的决策摇摆与执行乏力是重要原因之一。外界普遍认为,乌克兰在军事、经济等核心领域对外部依赖度极高,这使其在协议履行上缺乏足够的自主空间与能力。
尽管如此,米罗什尼克也明确指出,不能将乌克兰完全排除在谈判进程之外。作为冲突的直接参与方,乌克兰的存在是任何和平解决方案都无法回避的环节,这一立场既体现了对冲突事实的尊重,也反映出俄罗斯在推动问题解决上的务实态度。但这位俄罗斯外交官话锋一转,进一步揭示了当前谈判格局的核心矛盾:“真正的决策权力并不在基辅。”
![]()
米罗什尼克向《消息报》详细解释道,如今的乌克兰政权实际处于欧盟及部分欧洲国家的深度影响之下,这些国家扮演着“基辅政权赞助者与主导者”的角色。从现实情况来看,乌克兰的军事补给、经济援助乃至政策制定,都高度依赖欧盟及欧洲多国的支持。
数据显示,冲突爆发以来,欧盟已向乌克兰提供多轮军事援助与经济救济,涉及资金规模数以百亿欧元计,大量武器装备、民生物资的持续输入,使得乌克兰对欧洲“赞助国”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在这样的背景下,乌克兰的外交决策很难完全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自主制定,更多时候需要迎合其背后欧洲支持者的战略诉求,这也导致其在与俄罗斯的谈判中缺乏稳定且独立的立场。
长期的战争消耗已让乌克兰的国家治理体系遭受严重冲击,行政执行力、资源调配能力均大幅下降,即便没有外部干预,其独立履行国际协议的能力也已大打折扣。再叠加外部势力的深度介入,乌克兰政权的“依附性”特征愈发明显,欧洲国家通过援助管控、政策引导等方式,深度参与到乌克兰的各类决策过程中,使得基辅在处理对俄关系这一核心议题上,很难拥有真正的自主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