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涉及全市211所学校的食品安全事件近日在上海引爆舆论哗然。上海绿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供应的虾仁炒蛋中竟被发现含有丽蝇幼体,企业负责人不仅下令销毁证据,更长期通过串通投标手段垄断校园餐市场。这起被官方定性为"零容忍"的重大食安事件,最终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等8人被逮捕,相关监管部门领导也遭党纪政务处分。
![]()
事件始于2025年9月15日,静安区某小学食堂厨师在处理绿捷公司供应的虾仁时,意外发现未清洗的虾仁中含有虫体。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某华得知后,非但没有立即报告,反而下令销毁当日配送至211所学校的全部虾仁,对外谎称"系虾肠外溢,有泥沙",并指令相关人员删除证据、更换手机企图掩盖真相。
经昆虫和物证专家鉴定,虾仁中的虫体为丽蝇幼体,推断系境外生产加工环节混入。调查还发现,绿捷公司长期系统性隐瞒食品安全问题:事发前已有7所学校因虾仁操作不规范导致餐品被撤回,另2所学校曾反映虾仁有腥臭味,且近年来多起内部举报均未按规定上报。
![]()
更令人震惊的是,调查组揭开了绿捷公司垄断校园餐市场的黑幕。该公司通过勾连招标代理公司、组织陪标企业"围标"等非法手段,先后中标86个校园餐项目。具体操作中,张某华指使中间人联系招标代理,代理公司负责人组织实施"围标",公司员工则通过支付"好处费"换取陪标企业配合,伪造标书并冒充陪标人员参与竞标。
2025年10月28日,张某华等8人因涉嫌串通投标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市场监管部门同时拟吊销绿捷公司食品经营许可证及营业执照,并对责任人处以罚款、五年内禁止从事食品行业。上海市教委、市场监管局、闵行区政府等相关分管领导也因履行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不力,被纪委监委给予党纪或政务处分。
为应对此次危机,上海市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自9月23日起,市属国企光明食品集团临时接管全市484所学校的餐食供应,确保学生就餐不受影响。同时,市政府推出系列长效整改措施:强化食材供应链管理及招投标全流程监管;实施中小学厨房升级工程;优化家长陪餐制与"接诉即办"机制;定期抽检并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这起事件暴露了校园食品安全监管的系统性漏洞。从企业恶意违规到招标黑幕,从内部举报石沉大海到监管责任虚化,各个环节的失守最终酿成重大食安危机。官方强调将以"零容忍"态度压实校园食品安全责任,但如何将承诺转化为常态化监管,仍需制度性突破。社会各界可通过上海教育政务官网监督后续进展,这场食安风暴的最终处理结果,将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监管能力的信任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