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
“以往咨询专利费用减缴政策得致电确认材料清单,现在扫描‘一码通’,办理指南、常见问题解决办法一目了然,连标准表单模板都能直接下载,效率大幅提升!”天津某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专员刘先生手持手机展示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天津代办处(下称天津代办处)推出的“一码通”手机服务平台,手机屏幕上呈现出专利申请、质押登记等十余项核心业务的全流程指引。
这是天津代办处以数字化创新破解服务堵点的鲜活场景。从“反复问询”到“一码通查”,从“多次跑腿”到“线上办结”,天津代办处以“一码通”为切入点,构建起覆盖需求响应、政策落地、流程优化的全链条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为区域创新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码”破局 实现服务“降本提速”
“过去创新主体办理知识产权业务时,常因流程不熟悉、材料不规范跑冤枉路,代办处业务咨询电话日均超50通,既占用大量服务资源,也影响企业办事效率。”天津代办处相关负责人在谈及服务痛点时表示。
为破解信息不对称、沟通成本高这一行业共性问题,天津代办处整合专利业务系统核心数据资源,研发业务宣传“一码通”手机服务平台,将高频业务的办理规范、材料清单、空白表单模板、进度查询入口等关键信息,集成于二维码中,创新主体用手机扫码即可获取定制化服务指引,真正实现“一码知晓业务”。数据显示,自2025年5月上线以来,“一码通”累计扫码量超5000次,业务咨询响应时间明显缩短。
“‘一码通’的数字化流程指引,以最便捷的方式实现专利审查业务政策‘一次性告知’和各项政策动态的及时更新,成为办理专利相关业务人员的助力‘神器’。”天津代办处相关负责人表示。
靠前服务 破解企业“急难愁盼”
以“一码通”构建的数字化服务底座为支撑,天津代办处进一步建立起“问题导向型”精准响应机制,将服务触角延伸至创新主体需求最前沿。
记者了解到,此前,天津某企业因承接重大工程项目,需紧急办理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却因涉及多地权属证明协调难度大、材料填报规则不清楚等问题,导致多次提交办理不成功。天津代办处获悉情况后,依托“一码通”后台沉淀的企业需求数据,快速匹配业务骨干与企业开展“一对一”专项对接,通过“线上指导材料梳理+线下协助流程填报”的双线服务模式,逐一破解材料签章规范、权利状态核查等难点问题,当场成功提交,随后半个月内,该企业在天津代办处成功备案10余笔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30件开放许可声明,涉及专利30余项,被许可方10余家,许可使用费达3亿元左右,确保企业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天津代办处这样的精准服务并非个例。针对高校科研院所对专利转化流程不熟悉的问题,天津代办处从“一码通”收集的高频咨询数据中提炼共性需求,组建“知识产权服务专家团”,2025年,深入天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开展“专利转化实操专题培训”12场,现场解决权利转移证明开具、专利开放许可信息填报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80余项。
针对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天津代办处依托“一码通”的质押融资指引模块,推出“专利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服务。2025年,天津代办处已协助87家企业获得专利质押贷款共计超4.5亿元,平均办理周期缩短至5个工作日,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优化流程 升级全链条服务体系
围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工作要求,天津代办处以“一码通”收集的流程优化建议为基础,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天津监管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天津监管局开展专利权质押登记无纸化试点工作,实现质押登记申请、材料审核、登记证明出具全流程线上办理。
在专利开放许可领域,天津代办处通过“一码通”搭建“高校专利筛选+平台信息展示+企业需求对接”服务链条。2025年,天津代办处协助天津工业大学等12家高校发布开放许可专利275件,成功促成转化交易83笔,推动高校创新成果向产业端高效转化。
以需求识别为起点,通过“一码通”后台数据统计与线下企业走访相结合,建立“创新主体需求数据库”,实现服务精准画像;以成效落地为目标,依托“一码通”的服务反馈模块,建立“服务开展—意见收集—优化改进”长效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质量;针对初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的差异化需求,推出定制化服务包,让知识产权服务更有温度、更具精度……天津代办处从“一码通”的单点创新,逐步实现全链条服务的体系化升级。
“这种‘需求导向—政策赋能—服务落地—迭代优化’的闭环管理模式,推动天津代办处实现了从‘被动受理业务’到‘主动对接需求’,从‘单点服务突破’到‘系统服务升级’的转变。”天津代办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以来,天津代办处累计服务创新主体超1.75万家,业务办理满意度达99.3%,已经成为天津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金字招牌”。
“‘一码通’只是天津代办处服务创新的起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天津代办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天津代办处将聚焦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三地代办处在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标准统一等方面深度合作;深化“数字代办处”建设,在“一码通”现有功能基础上,上线专利布局智能分析、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等增值服务模块。
从“一码通”破解服务堵点,到全生态服务体系构建,天津代办处正以系统性创新持续破解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的难点问题,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本报记者 吕可珂 通讯员 陈渝 张馨予)
来 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原标题:天津代办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赋能区域创新发展——“一码通”打通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全链条
中国知识产权报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 辑:晏 如
责 编:孙雅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