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我们自己都舍不得下水洗澡的地方,有些人竟然当成了温泉。”
四月某日,在庐山瀑布下的水潭边,三名外国游客无视“禁止下水”标识,径直走进池中泡澡、玩水,甚至还从岸边拿来救生圈当作玩具,泡得不亦乐乎。这段画面被目击游客拍下,视频直到11月被发布到社交媒体上后才引发舆论关注。
这不是庐山第一次被“野泳”打破宁静,也不是公众第一次在规则与文化之间纠结愤怒。有人说“文化差异”,也有人说“松弛感”,可更多人看到的,是被踩在脚下的规矩,是景区失守的边界,是“不当自己是客人”的随意。
这起事件的背后,不只是庐山一潭水被搅浑,更是关于文明边界、行为底线与文化尊重的老问题,再一次摆到了我们面前。
![]()
![]()
事情发生在江西庐山景区的石门涧“爱池”水潭。
根据官方通报,早在2025年4月,有游客拍摄到三名境外游客在池中洗澡、玩水。直到11月中旬,视频才被发到网上引发热议。
![]()
从现场画面看,这几名外籍游客不仅在水中嬉戏,还擅自取用救生圈当作玩具漂浮。岸边竖有明确的“禁止下水”警示牌,旁边游客多次提醒也未被理会,三人自始至终毫无顾忌,自顾自享受山泉“浴场”。
11月14日,庐山石门涧景区发布情况通报,确认事件属实,承认管理疏漏,并表示将加强巡查与劝阻机制。但通报中并未说明涉事游客的国籍或是否被追责。
这份轻描淡写的表态,很快点燃了网络情绪。
![]()
![]()
有网友将此事称为“印度式泡汤自由”,并贴出现场照片与相关讨论,指出涉事者疑似为印度籍游客,并将此行为与恒河洗浴文化做类比。
但不管国籍为何,网友们的怒火并不只是因为“外国人下水”,而是:
在禁止下水的自然保护区里泡澡,破坏生态、影响他人;
不听劝、不回应、无顾忌,当众搓背如入自家浴室;
景区无人劝阻,事后无处分通报,规则荡然无存。
更有评论说:“这不是松弛感,这是随便感;不是文化差异,而是没教养。”
人们不是不理解文化多样性,只是无法接受“在别人家做客还随地洗澡”的无边行为。就像有网友讽刺道:“国家主权我们寸步不让,结果在庐山的水潭里,谁想下就下?”
这起事件不是孤例,而是一次次“别人家规矩被踩”的再现。
![]()
放眼世界,这样的行为早已屡见不鲜。
2025年8月,加拿大Brampton市一处湖泊边,四名印度裔男女在湖中搓背、洗腋下、擦屁股的画面被网友拍下上传TikTok,引发大规模争议。有人愤怒质问:“我们是在这游泳的,不是在看你们泡澡的!”还有网友表示:“肥皂掉湖里了都能捞起来接着擦,真的是第一次见。”


类似事件还出现在安省瓦萨加海滩、Cobourg沙滩,甚至有本地居民拍视频控诉:“有人在沙滩上挖坑方便,然后用沙子盖上,孩子都不能再挖沙子玩了。”
![]()
安省女子爆料沙滩上有人挖坑拉屎
争议背后,不仅仅是行为不文明,更是不同生活背景与公共空间意识之间的冲突:
在印度,一些群体因缺乏家庭浴室,习惯于在恒河等公开水域洗浴;
在中国、加拿大这样的公共环境中,这些行为则构成污染甚至违法;
移民与旅游人口增加,放大了这些行为带来的文化摩擦。
诚然,“洗澡”这件事本身没有错。但在别人的水里洗澡,尤其是在禁止下水的景区或公共湖泊,不仅让他人“辣眼睛”,更是在污染生态与挑战秩序。

![]()
我们尊重多元文化,也理解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宗教观念与“松弛节奏”。
但尊重的前提,是你也得尊重别人。
这世上有太多的“你觉得没什么”,是建立在“别人必须忍着”的基础上。
你可以在恒河里净化灵魂,但庐山的清泉不是你来洗澡的地方。
你可以在自己国家湖边泡脚搓背,但到了别人国家,你得看清脚下的“禁止入水”四个字。
文化多样,规矩不乱。愿来的是客,别做了爷。
![]()
近期直播推荐
![]()
多说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机制,很多小伙伴反馈收不到更新,这里建议大家将我们的公众号加一个星标★,以免错过推送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