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风起,蟹脚痒,又到了大闸蟹膏满黄肥的时节。当食客们大快朵颐时,口腔科门诊也迎来了一波“咬蟹后遗症”患者。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口腔科主治医师秦嘉若提醒:看似坚硬的牙齿,在坚硬的蟹壳面前可能“不堪一击”,品尝美味还请借助专业工具,切勿直接用牙硬碰硬。
![]()
“每年这个季节,总会接诊因咬蟹壳导致牙齿开裂的患者。”秦嘉若医生表示,一颗看似完好的牙齿,可能就在“咔嚓”咬蟹壳的瞬间,命运发生转折。
为什么牙齿咬不动蟹壳?
医生解释,这源于牙齿的结构特性。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虽然坚硬,好比建筑物的“外墙”;内层的牙本质则相对多孔,如同“钢筋水泥板”;最核心的牙髓,则包含着神经和血管,就像“大楼的重要管道”。
从力学角度看,牙齿更像一个精密复合结构。秦医生进一步说明:“当垂直受力时,健康的牙齿最大承受力约45公斤。而咬开蟹壳所需的瞬时冲击力,可达80公斤至120公斤,远超牙齿负荷上限。”这种超负荷压力会导致牙齿出现微裂纹,这些看不见的损伤,随时可能引发更严重问题。
![]()
用牙齿硬磕硬壳海鲜,
可能导致多种牙齿损伤:
牙隐裂:咀嚼时出现定点锐痛、冷热敏感。细小裂纹易漏诊,若已伤及神经需根管治疗并佩戴牙冠;若裂纹过深,牙齿可能在治疗中折断,最终只能拔除。
牙冠折断:牙龈以上牙体组织缺损,可能伴发敏感疼痛。小范围缺损可补牙,大范围需做嵌体或全冠修复。
牙折裂:牙齿被裂纹分割成多块,常深达牙根。若裂至牙根,牙齿通常无法保留。
牙外伤: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牙齿松动甚至脱落,需根据具体情况尝试保牙或拔除。
除了吃蟹,日常生活中,偏侧咀嚼、长时间嚼口香糖、夜磨牙或紧咬牙等一些不起眼的习惯也在悄悄伤害牙齿。医生提醒,在享受秋季美食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牙齿。使用专业工具处理硬壳食物,改掉伤牙不良习惯,才能让牙齿陪伴我们更长久。
记者:郁婷苈
编辑:梁慧
图片:图虫创意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