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意逼近,朋友圈里的“雾霾预警”也开始冒头,每到这个季节,空气污染就像“老朋友”般准时出现,PM2.5浓度飙升、能见度下降,老人孩子的咳嗽声也多了起来。其实秋冬空气污染加重并非偶然,气象、供暖、农业活动的“三重叠加”,让污染物更容易在空气中“赖着不走”。
![]()
![]()
1.气象条件
秋冬季节常有静稳天气,就像大气“暂停了流动”,风速减弱后,污染物失去了扩散的“动力”,只能在近地面堆积;更麻烦的是逆温层——高空温度比地面高,形成一层“空气盖子”,把污染物牢牢锁在地表附近,原本能向上扩散的雾霾,这下彻底“被困住了”。
2.供暖污染
北方一进入供暖季,传统燃煤供暖就成了污染“主力军”。煤炭燃烧会释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大量颗粒物,这些污染物在静稳天气里“扎堆”,直接导致PM2.5、PM10浓度飙升,雾霾天也跟着频繁出现。
3.农业焚烧
秋季是丰收季,但部分地区的秸秆焚烧行为,会释放大量颗粒物和有害气体。这些污染物随风扩散,与供暖、工业污染叠加,让空气质量“雪上加霜”,尤其在华北、黄淮地区,焚烧季的污染峰值常常格外明显。
![]()
![]()
居民应对空气污染可从多方面做好防护,首先要关注空气质量动态,通过手机应用或环保部门官网实时查询AQI指数,接到重污染天气预警时,老年人、儿童和呼吸道疾病患者需尽量减少外出。若必须外出,要避开早晨、傍晚等污染物浓度较高的时段,同时缩短室外停留时间,降低污染暴露风险。个人防护方面,应佩戴N95等符合标准的防护口罩,回家后及时清洗面部及裸露皮肤,减少污染物残留。健康管理上,要通过均衡饮食和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定期体检关注身体状况,若出现呼吸道不适需及时就医,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