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巩玉龙 宋奎存
为深入贯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扎实推进农村残疾人事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1月7-8日,新泰市石莱镇残联联合新泰市爱仁职业培训学校,聚焦当地农业生产特色与残疾人实际需求,精心组织开展农村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班,为全镇86名残疾人学员送上小麦、玉米及特色蔬菜种植的“硬核”技能指导,用专业培训点亮残疾人致富希望。
此次培训秉持“因需施教、精准滴灌”理念,前期石莱镇残联与爱仁职业培训学校组建专项调研小组,走村入户收集学员种植痛点与增收诉求,结合石莱镇土壤气候特点,量身定制“理论+实操+长效帮扶”的培训体系。培训学校特邀农业技术专家与一线“土秀才”联袂授课,既保证技术专业性,又兼顾教学通俗性,让残疾人学员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小麦种植教学环节,专家紧扣山东地区越冬小麦种植关键技术,详解济麦44、鲁原502等适配品种的筛选标准,结合2025年小麦播种温度与播量适配原则,精准指导不同时段的播种量控制——11月上旬亩播量25斤左右、12月中下旬亩播量50斤左右的实用技巧,同时现场演示种子发芽率检测、保水剂拌种等实操步骤,针对茎基腐病、地下害虫等常见问题,普及绿色防控方案,杜绝“白籽下地”隐患。玉米种植课程聚焦高产高效模式,重点讲解登海605等耐密抗倒品种的选型要点,拆解小麦套种玉米的宽行穴播密度控制、种肥同播技术,以及大喇叭口期精准施肥与玉米螟生态防治方法,让学员吃透“科学密植+精准管理”的增收逻辑。蔬菜种植部分则聚焦辣椒、番茄等高频品类,从土壤改良、种苗培植到开花结果期水肥管理、连作障碍破解,层层拆解实用技巧,同步分享大棚通风控湿、病虫害绿色防治等接地气的实操方法。
考虑到残疾人学员的学习特点与行动不便的实际,培训采用“灵活化、实战化”授课模式。不仅将培训地点设在乡镇基层一线,开通“送训入乡”服务,还专门设置无障碍通道、便民饮水区等贴心设施。课堂上,专家用通俗语言将专业技术转化为生活场景化表达,配合实物展示、图片视频等辅助手段,让复杂知识简单化。田间实操环节,讲师挽起裤脚蹲在田垄边,手把手指导学员操作种子筛选、包衣拌种、叶面肥喷施等关键步骤,对学员提出的“干旱保墒”、“果蔬腐烂防控”等问题逐一答疑,确保问题当场“清零”。培训现场还为学员发放了《农作物种植实用手册》、优质麦种及病虫害防控药剂,爱仁职业培训学校同步建立学员交流群,搭建线上答疑与经验分享的长效平台。
“以前种小麦全凭老经验,播量和拌种都没讲究,产量一直上不去。这次老师不仅教了精准播量的技巧,还现场演示了拌种方法,还给我们发了优质种子,回去马上就能用!”来自小王庄村的学员刘汉玉拿着技术手册和麦种,脸上满是收获的喜悦。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既学到了实打实的种植技术,又感受到了来自残联与培训学校的关怀温暖,进一步增强了靠自身劳动增收致富的信心。
石莱镇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联合新泰市爱仁职业培训学校建立“培训+指导+回访”闭环服务机制,持续跟踪学员生产情况,及时提供后续技术支持。同时,将结合农时季节常态化开展针对性培训,让更多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掉队、不落伍,凭借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联系齐鲁晚报泰安融媒中心,热线电话:0538-698211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