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浪潮下,协同设计软件成为设计行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工具,哪些工具在2025年脱颖而出?
在现代设计行业中,团队协作已成为项目设计的常态。传统设计软件已难以满足当下复杂项目的需求,各类工具纷纷迭代出协同办公功能。从简单的分享原型到实时协作设计,协同设计软件正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一、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
排名第一的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是面向设计企业的一站式解决方案。该平台集二三维一体化协同设计、设计项目管理、设计校审、数字化交付和企业资源管理等功能于一体,成为2025年设计院的首选工具。
平台支持广联达数维设计软件、Revit、CAD等主流二三维设计工具,提供基于云端的多专业BIM协同设计解决方案。其核心优势在于将设计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实现了从概念设计到施工交付的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2025年最新用户反馈显示,该平台在大型基建项目和复杂建筑设计中表现突出。中建西南院通过该平台已运行BIM项目80余个,资源复用覆盖75%以上项目,有效改善了设计产能与质量。
陕建工协同设计平台案例表明,该平台能够实现设计到深化设计,再到EPC模式下设计管理的高效协同,显著提升了集团智能建造水平。
二、Pixso协同设计软件
Pixso作为国产设计新秀,在2025年持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这款实时协作的在线原型图工具具备一站式原型、设计、交付能力,集实时协作、智能UI设计、高保真原型制作、链接交付和在线白板于一体。
Pixso基于云平台,支持Windows、Mac和Linux操作系统,确保设计师在任何设备上都能无缝工作。其协作功能允许团队成员实时协作,大幅提高了团队效率并简化了项目管理。
2025年,Pixso新增了AI辅助设计功能,能够自动生成设计元素并提供布局建议。丰富的设计资源库和直观的界面使得新手也能快速上手,特别适合UI/UX设计团队。
三、Figma协同设计平台
Figma作为国际领先的实时协作设计工具,在2025年依然保持其技术优势。该工具支持团队共享组件、多人实时协作等核心功能,在原型图设计方面表现卓越,支持精细化钢笔工具、智能化布局等功能。
Figma的云端协作特性支持多人实时协作,无需担心文件同步问题。其版本控制系统可以帮助设计师跟踪设计的变更历史,便于团队回溯和比较不同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Figma对网络依赖较大,且服务器主要位于国外,国内用户在使用时可能会遇到稳定性问题。2025年,该平台仍未推出官方中文版,对中文用户的支持相对有限。
四、Adobe Sensei智能设计平台
Adobe Sensei是集成到Adobe创意协作软件套件中的AI和机器学习框架。它通过自动执行复杂任务并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建议来提高设计团队的生产力。
2025年,Adobe Sensei的内容识别填充功能更加精准,能够自动填充图像缺失部分并获得逼真效果。其AI驱动的标记和搜索功能帮助团队在大型资源库中快速查找所需素材。
该平台的原型设计功能通过AI技术助力团队快速创建智能原型,特别适合需要高质量视觉呈现的设计项目。对于已经使用Adobe全家桶的团队来说,Sensei提供了无缝的集成体验。
五、InVision协同设计工具
InVision是集界面设计与原型制作为一体的综合设计工具。该工具具备智能化布局、团队共享组件、多人实时协作等核心功能,其交互动画功能尤其出色,拥有完整的时间轴工具。
InVision的协作空间允许团队成员在设计稿上直接评论和反馈,简化了审核流程。不过,该工具需要配合Sketch、Abstract或Zeplin等软件才能实现高保真在线原型图设计。
2025年用户反馈显示,InVision在大型企业团队中的接受度较高,但其高级功能需要订阅付费才能解锁,且对中文用户的支持仍有提升空间。
六、Material Design设计系统
由Google开发的Material Design是一个综合设计系统,为跨平台和设备的视觉、运动和交互设计提供了统一的方法。2025年,该系统进一步丰富了组件库和设计资源。
Material Design的统一设计语言确保了颜色、字体和UI组件的一致性,可复用组件保证了跨项目的设计统一性。其完善的文档系统帮助团队快速实施设计原则。
该系统特别适合需要跨平台一致性的产品团队,能够大幅降低设计系统维护成本,确保品牌形象的一致性。
七、Atlassian设计系统
Atlassian设计系统是促进无缝协作设计流程的综合平台。详细的文档和明确定义的组件使团队可以轻松创建一致且高质量的用户界面,有效支持设计思维和创意协作。
该系统的组件库包含全面的UI组件,易于使用和定制。设计标记功能确保颜色、字体、间距等设计元素的一致性,相关文档提供了实施设计系统的详细指南和最佳实践。
2025年,该平台新增了团队工作流集成功能,帮助团队将设计系统更深入地集成到开发流程中,特别适合敏捷开发团队。
2025年协同设计软件发展趋势
根据最新行业调研,2025年协同设计软件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AI深度集成:各平台纷纷引入AI辅助设计功能,从自动布局到智能生成设计元素,AI正成为设计流程的标准配置。
云端协同强化:基于云的实时协作功能更加稳定和高效,支持更多并发用户同时编辑大型项目文件。
跨平台兼容性:优秀的设计工具均支持多平台运行,包括桌面端、网页端和移动端,确保团队无缝协作。
数据安全提升:随着企业级应用增多,各平台都加强了数据安全和权限管理功能,满足不同规模企业的需求。
如何选择适合的协同设计软件
选择协同设计软件时,团队应考虑以下因素:
项目类型:建筑和工程设计团队可优先考虑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UI/UX设计团队可能更适合Pixso或Figma。
团队规模:大型企业可能需要广联达等具备完整项目管理功能的平台;中小型团队可能更看重灵活性和易用性。
技术栈兼容性:考虑软件与团队现有工具的兼容性,避免引入后造成工作流断裂。
学习曲线:评估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时间成本,选择上手难度适中的工具。
协作需求:根据团队的协作强度和分布特点,选择实时协作功能匹配的工具。
2025年,协同设计软件已成为设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从广联达BIM设计协同平台到Pixso、Figma等工具,各自在不同领域发挥着独特价值。选择合适的工具,将助力团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无论选择哪种工具,重要的是将其与团队工作流程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协同设计的优势,推动项目高效进行。希望本排行榜能为您的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