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盈利王宝座易主了,不是卖石油的沙特阿美,而是靠卖手机电脑的苹果公司。
2025财年狂赚112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8000亿,每天净赚22亿,直接反超沙特阿美登顶全球第一,利润比6个阿里加起来还多,甚至超过两个工商银行的总和,苹果为啥这么能赚?
10月底,苹果公布的财报显示,全年营收4161亿美元,净利润112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可能大家对这个数字没概念,咱们来掰扯掰扯。
![]()
国内盈利榜首的工商银行,2024年净利润3658亿元,苹果一个顶俩还多,就连建行、农行加起来,都赶不上苹果的零头。
更直观的是,苹果一天净赚22亿元人民币,这意味着什么,相当于一个普通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万)不吃不喝奋斗7300多年,也相当于国内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全年的营收。
而能做到这种盈利规模的,此前只有垄断全球石油市场的沙特阿美,可如今,科技公司彻底碾压了石油巨头,再看被反超的沙特阿美,其实也没差多少,但架不住国际油价不给力。
![]()
2025年上半年,沙特阿美营收2231亿美元,净利润508亿美元,同比下降10%,第三季度净利润270亿美元,第四季度受油价下滑影响。
预计不超过三季度,全年净利润大概在1000-1050亿美元之间,折合人民币超7000亿。
放在往年,这绝对是稳坐第一的成绩,可偏偏遇上了苹果的爆发式增长,只能屈居第二,不只是沙特阿美,全球石油公司都在渡劫。
![]()
埃克森美孚上半年净利润下降15%,壳牌大跌近30%,雪佛龙下滑32%,国内的两桶油也没能幸免,中石油上半年净利润840亿元人民币,降了5.4%,中石化更惨,净利润直接下滑39%,只剩214亿元。
国际油价持续走低,能源行业的躺着赚钱时代,正在被科技行业的高增长取代,那苹果为啥能赚这么多钱,核心还是靠欧美市场的基本盘够稳。
从财报数据来看,苹果第一大市场是美洲,全年营收1783亿美元,占比42.8%,第二是欧洲,1110亿美元,占比26.6%,这两个市场加起来贡献了70%的份额,而且还在稳步增长。
![]()
美洲涨了6.8%,欧洲涨了近10%,日本市场更是大涨14.6%,这些市场的消费者对苹果的品牌认可度高,愿意为高溢价买单,比如一部iPhone Pro Max售价近万元,依然销量不愁。
但有意思的是,苹果的大中华区市场却在下滑,2025财年,大中华区营收643亿美元,占比15.4%,同比下降3.8%,是唯一下滑的主要市场。
这可不是苹果产品不行了,而是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太卷了,华为、小米、荣耀、OPPO、vivo这些国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跟苹果正面硬刚。
![]()
华为的Mate系列、P系列,小米的Ultra系列,在拍照、续航、系统体验上都不输苹果,价格却便宜不少,硬生生把苹果的市场份额挤得越来越小。
就拿2025年上半年的手机销量来说,三星以1.18亿部稳居全球第一,苹果第二,小米第三。
国内市场更是国产品牌的天下,苹果的市场份额已经跌到20%以下,很多消费者宁愿选5000元左右的国产旗舰,也不愿花8000元买iPhone,这就是中国品牌崛起带来的改变。
![]()
其实不止苹果,韩国的三星和现代也给中国品牌上了一课——国内市场表现一般,不影响全球赚钱,三星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几乎销声匿迹。
但2024财年净利润169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1%,还是全球最赚钱的芯片公司,现代汽车在中国销量跌到谷底,可2024年全球销量723万辆,排第三,仅次于丰田和大众。
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在本土或单一市场受挫后,靠全球化布局稳住了基本盘,这对中国品牌来说,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
现在很多行业都面临国内市场饱和、竞争激烈的问题,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家电等领域都是如此,但全球市场还有巨大的空间。
比如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消费者对性价比高的产品需求旺盛,这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所在,事实上,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在海外闯出了名堂。
小米在印度、欧洲的手机销量稳居前列,2025年上半年全球排名第三,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东南亚销量暴涨,2024年海外销量突破50万辆,海尔家电在全球160多个国家有售,海外营收占比超过40%。
![]()
这些案例都证明,中国品牌只要走出国门,就能找到新的增长曲线,这对咱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也是好事。
苹果在中国市场下滑,国产品牌竞争激烈,会倒逼各大厂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价格,中国品牌出海后,能把在海外赚到的钱投入研发,反过来提升国内产品的竞争力,形成良性循环。
比如现在国产手机的拍照功能、快充技术,已经远超同价位的苹果产品,就是最好的证明。
![]()
不过中国企业出海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面临贸易壁垒、文化差异、专利纠纷等各种问题,小米在印度曾遭遇资产冻结,比亚迪在欧洲面临严格的环保标准,这些都是需要克服的挑战。
但只要中国企业坚持以质取胜,尊重当地市场规则,做好本地化运营,就能在全球市场站稳脚跟,回到苹果反超沙特阿美的这件事上,它背后反映的是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科技产业已经取代能源产业,成为全球盈利能力最强的领域,而对中国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在于,全球科技巨头的竞争力依然强大。
![]()
机遇在于,中国企业已经具备了和国际巨头抗衡的实力,只要抓住全球化的风口,就能实现弯道超车,最后想说,苹果的8000亿净利润固然吓人,但中国品牌的成长速度更值得期待。
从华为突破芯片封锁,到小米、比亚迪出海热销,中国企业正在用实力证明,我们不仅能在国内市场打败外资品牌,还能在全球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未来,随着更多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盈利王”涌现,让全球看到中国科技的力量,对我们普通人来说,能用上性价比更高、技术更先进产品,就是最实实在在的好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