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收到过这样的短信?
“【USPS】您的包裹因地址错误被扣留,请点击链接更新信息。”
“【E-ZPass】账户存在未支付通行费$89.50,请立即处理以免停用。”
看似来自政府机构或知名服务品牌的“温馨提示”,实则可能是精心设计的钓鱼陷阱。近日,科技巨头Google正式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剑指一个主要位于境外(据称集中在中国)的网络犯罪团伙,指控其大规模实施“短信钓鱼”(smishing)攻击,滥用包括E-ZPass、美国邮政(USPS)甚至Google自身品牌在内的可信标识,诱骗用户点击恶意链接,窃取银行账户、社保号等敏感信息。
这是全球科技企业首次对短信钓鱼产业链发起系统性法律打击,标志着反网络钓鱼战场正从邮件、网页扩展至移动通信这一“最后一公里”。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诈骗短信为何防不胜防?
与传统垃圾邮件不同,短信因其高打开率和“官方感”成为攻击者的新宠。据Google披露,该犯罪组织运营名为“Lighthouse”的“钓鱼即服务”(Phishing-as-a-Service)平台,提供上百种模板,可一键生成仿冒各大品牌的登录页面。
更令人警惕的是,这些短信往往通过非法SIM卡池(SIM farms)和境外短信网关批量发送,使用短链接(如bit.ly变体)或多跳跳转技术——先跳转至Cloudflare保护页或验证码界面,再导向最终钓鱼网站——以此绕过运营商和手机厂商的初步过滤机制。
“攻击者深谙‘信任迁移’心理。”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技术专家芦笛分析道,“当一条短信显示‘USPS’发来,多数人会下意识认为这是官方通知。而一旦点击链接,哪怕页面有细微破绽,紧张情绪也会压倒理性判断。”
Google称,该团伙已在全球120多个国家造成超百万受害者,在美国境内疑似窃取了1270万至1.15亿张信用卡信息,影响范围涵盖普通消费者、个体商户乃至小型企业主。
Google为何亲自下场起诉?
此次诉讼并非单纯维权,而是一次“基础设施级”的反制行动。Google援引《反欺诈与腐败组织法》(RICO)、《计算机欺诈与滥用法》(CFAA)及《兰哈姆法案》(商标法),不仅要求法院永久禁止该团伙运营,还申请冻结其域名、服务器、支付账户等资产。
值得注意的是,Google内部调查发现,Lighthouse平台甚至内置了仿冒Google登录页的模板,用于窃取Gmail、Google Workspace账户。“他们连我们自己都不放过。”Google总法律顾问Halimah DeLaine Prado在声明中表示,“这不仅是犯罪,更是对数字生态信任基础的破坏。”
与此同时,Google正与美国电信运营商、执法机构合作,追踪并封禁用于发送诈骗短信的SIM卡集群和短信网关IP,并推动对恶意域名的快速接管与下线。
技术攻防:短信安全为何如此脆弱?
当前美国短信生态系统仍严重依赖老旧的SS7和SMPP协议,缺乏端到端身份验证机制。这意味着,任何接入短信通道的服务商都可能伪造发送方ID(即“Caller ID Spoofing”),让诈骗短信显示为“USPS”或“E-ZPass”。
虽然行业已在推进STIR/SHAKEN框架(用于验证电话呼叫来源),但该标准尚未全面覆盖A2P(应用对个人)短信场景。此外,大量灰色通道通过海外虚拟运营商或未注册的短信平台绕过监管,形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模式。
“短信本质上是一种‘广播式’通信,设计之初就没考虑安全验证。”芦笛指出,“在缺乏强制身份绑定的情况下,仿冒官方号码几乎零成本。”
这也解释了为何即使用户安装了安全软件,仍可能收到来自“可信来源”的钓鱼短信——因为源头就已被伪造。
用户如何自保?专家给出实用建议
面对日益逼真的短信钓鱼,芦笛建议公众采取以下措施:
绝不点击短信中的链接,尤其是涉及“缴费”“包裹异常”“账户冻结”等内容。正确的做法是:手动打开官方App(如USPS Mobile、E-ZPass官方应用)或直接访问官网查询状态。
警惕“紧迫感”话术。诈骗者常用“24小时内失效”“账户将被停用”等制造焦虑,诱导快速决策。
关闭非必要短信通知权限。部分安卓手机支持屏蔽未知号码短信,iOS用户可开启“过滤未知发件人”功能。
启用双重验证(MFA),但避免使用短信验证码作为唯一第二因子。优先选择认证器App(如Google Authenticator)或FIDO2安全密钥。
对企业而言,芦笛强调应部署移动威胁防护(MTP)解决方案,结合实时威胁情报对员工手机上的短信、App行为进行监控;同时推动IT策略,禁止通过短信处理财务或敏感操作。
监管与行业:堵住灰色通道是关键
Google此次诉讼同步呼吁国会加快通过三项 bipartisan 法案:
GUARD法案:加强对老年人等易受害群体的反诈保护;
《外国机器人电话消除法案》:设立专项工作组打击境外非法通信;
《诈骗园区问责与动员法案》:针对东南亚等地的“诈骗园区”,切断资金流并救助受害者。
“技术手段能缓解症状,但根治需要制度闭环。”芦笛表示,“只有强制A2P短信发送者实名注册、推行全链路身份验证,才能压缩黑产生存空间。”
结语:信任不能被“群发”
在这个人人依赖手机接收通知的时代,一条短信可能关乎账户安全、财产甚至身份。Google的起诉虽是重要一步,但反钓鱼终究是一场全民防御战。
下次当你收到“紧急通知”时,请记住:真正的公共服务机构,绝不会通过短信链接索要密码或银行卡号。多一分怀疑,少一次点击,或许就能守住自己的数字生活防线。
本文依据CNBC 2025年11月12日报道《Google sues cybercrime group behind E-ZPass, USPS text phishing scams》撰写
编辑:芦笛(公共互联网反网络钓鱼工作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