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问诊!《——【·前言·】——》
体检报告胆固醇那一栏,很多人觉得只要数值在参考范围内就可以松口气。可医生却说还得继续吃药降脂,这是为啥?
化验单上写着正常,难道还不够吗?其实啊,胆固醇这事儿远没那么简单。不同的人,降脂目标完全不一样。
今天就跟大家说说,你的胆固醇到底该降到什么程度。
![]()
化验单上的"正常"未必真正常
很多人以为,只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在化验单标注的正常范围内,就万事大吉了。这种想法其实挺危险。
化验单上的参考值是针对普通人群设定的,并不考虑个人的具体情况。
一个年轻健康、没有任何基础疾病的人,和一个得过心梗的患者,能用同一个标准吗?显然不行。
![]()
就好比给不同的病人开药,剂量肯定得因人而异。胆固醇控制也是这个道理。
医学研究发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东西,对心血管的伤害是持续存在的。
即便你现在心脏没毛病,但只要这个指标偏高,血管壁就会慢慢积累垃圾,形成斑块。时间一长,血管越来越窄,心梗、脑梗说来就来。
![]()
更关键的是,大量临床数据显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个单位,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就能降低两成多。
这意味着,降得越多,保护作用越明显。
所以现在的医学观点是:对于有风险的人群,胆固醇必须降到比正常值更低的水平,才能真正起到预防作用。
![]()
3.4毫摩尔:健康人的及格线
如果你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糖尿病这些慢性病,也没有心脏病家族史,那恭喜你,你属于低风险人群。
这类人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目标是3.4毫摩尔每升以下。
这个数值看起来不算特别严格,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
即便你现在身体不错,如果平时大鱼大肉、不爱运动、抽烟喝酒,这些不良习惯都会让你的血脂慢慢升高。
保持在3.4以下,主要靠的是生活方式调整。少吃油腻食物,多吃蔬菜水果,每周保证一定的运动量,体重别超标。
做到这些,大多数健康人不用吃药,就能把胆固醇控制得挺好。
![]()
不过要注意,年龄增长、家族遗传这些因素也会影响血脂水平。
即便你现在健康,也得定期体检,关注自己的血脂变化。
一旦发现指标往上走,就得及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必要时咨询医生是否需要用药。
![]()
2.6毫摩尔:危险因素来敲门
当你有了一些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或者年龄偏大,这时候你就从低风险变成了中高危人群。
这个阶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要降到2.6毫摩尔每升以下。
为什么要这么严格?因为这些危险因素本身就会伤害血管。高血压让血管长期处于高压状态,血管壁容易受损。
![]()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好,血液就像糖水一样黏稠,更容易形成血栓。吸烟释放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损伤血管内皮。
这些因素加上高胆固醇,简直是火上浇油。
血管受损的地方,胆固醇更容易沉积,形成斑块的速度也更快。所以必须把胆固醇降得更低,给血管减轻负担。
![]()
达到2.6这个目标,单靠生活方式改变往往不够,需要吃降脂药了。他汀类药物是最常用的,大多数人吃了效果都不错。
当然,改善生活习惯还是基础,药物只是辅助。
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这些都得同步进行,才能真正降低心血管风险。
![]()
1.8和1.4毫摩尔:与死神擦肩后的警戒线
如果你已经得过冠心病、心梗、脑梗,或者做过心脏支架、搭桥手术,那你就属于极高危甚至超高危人群了。
这时候,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必须控制得更严格。极高危人群的目标是1.8毫摩尔每升以下。
这包括已经确诊冠心病的患者,脑梗后的病人,还有颈动脉、下肢动脉严重狭窄的人。
![]()
这些人的血管已经出了问题,血管壁上的斑块随时可能破裂,引发致命的血栓。把胆固醇降到1.8以下,能让斑块稳定下来,减少破裂风险。
超高危人群的标准更狠,要降到1.4毫摩尔每升以下。
什么人属于这一类?近期发生过心梗或脑梗的,一年内做过支架或搭桥的,或者同时有好几个危险因素控制不住的。
![]()
这些人随时可能复发,所以必须把胆固醇压到极低水平。
达到这么低的目标,单用他汀往往不够,需要联合用药。比如他汀加依折麦布,或者用PCSK9抑制剂这种降脂注射药。
这些药虽然贵一些,但能让胆固醇降得更低,保命效果确实好。
![]()
医生还会要求这类患者实现一个附加目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降幅要超过50%。
也就是说,不光要看绝对值,还要看下降幅度。
比如你原来是4.0,现在要降到2.0以下,降幅才能达标。这样双管齐下,保护作用更强。
别忘了另一个指标
说了这么多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还有个指标也挺重要,叫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这个指标是用总胆固醇减去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算出来的,能反映血液里所有"坏"胆固醇的总量。
对于糖尿病患者、肥胖人群、甘油三酯特别高的人来说,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参考价值更大。
![]()
因为这些人血液里的脂蛋白成分比较复杂,单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能不够全面。
不同风险等级的人,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也不一样。
一般来说,就是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目标值基础上加0.8。
![]()
比如你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目标是1.8,那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应该控制在2.6以下。
医生在制定降脂方案时,会综合考虑这两个指标。
特别是对于血脂成分复杂的患者,两个指标都达标,才算真正控制好了。
![]()
《——【·结语·】——》
低风险人群3.4以下就够了,中高危要降到2.6,得过心血管疾病的更得压到1.8甚至1.4。
这些数字不是随便定的,都是无数临床研究用数据证明了的救命标准。
定期检查血脂,跟医生好好沟通,搞清楚自己该降到什么程度,然后坚持用药、改善生活习惯,才能真正保护好心血管,远离心梗脑梗的威胁。
![]()
信息来源:
1.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官网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3.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 4. 世界卫生组织心血管疾病资料 5.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