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年轻人总是嘴里念叨着不结婚、不生孩子什么的,老一辈听了可得操心了,不过,这事儿也不能完全怪他们啊。
![]()
温铁军教授也分析过,导致现在结婚率搞得这么低,归根结底无非是彩礼太贵、教育开销太大、找工作也不太顺这些事儿,但奇怪的是,现在离婚率又攀得挺高的。
到底出了啥问题呢?难道是年轻人的错?
![]()
文章中的所有内容都基于可靠的信息来源,详细说明请见结尾部分。
一笔钱压垮几代人
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想要孩子,这事儿真得全怪他们吗?温铁军教授有个看法,他说这其实不是道德上的风气问题,而是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在家庭层面一直在爆发。
![]()
不妨咱们算算一个农村家庭结婚到底要花多少钱吧!过去,家庭的账本偶有盈亏,靠着人情、土地和帮衬,大致还能维持个平衡,可现在呢,这账上的“负债”数字越堆越高,快要把整个家庭压垮了似的。
![]()
也就是说,结个婚得先算一笔不小的账,现在全国范围内,彩礼的平均大概在14万左右,但这只是个平均数。在江西一些县城,彩礼还没到治礼,动辄就超过15万了。再看看河南、山东这些地方,28.8万的彩礼也屡见不鲜。而且啊,有些男方除了准备房子、车子和金饰,还额外拿出了28.8万的现金,真是让人咂舌。
![]()
光是这笔花费,就差不多是当地人均GDP的40到50倍,别忘了,这还只是个开始。在县城里,一套房和一辆车,已经变成结婚的“标配”了。以郑州为例,一套90平米的房子,总价大概得八九十万吧?每个月光房贷就得还几千块,基本上就把普通双职工家庭一半的收入都掏空了。
![]()
这个月贷对没有稳当收入的人来说,简直像登天一样难。等到辛辛苦苦结了婚,接踵而来的养孩子费用,又像个无底洞似的,让人赔上血本。
![]()
全国养个孩子的平均花费大概差不多得70万元左右,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这个数字直线上升到150万以上。具体到每个月,就光是婴儿时期的奶粉和尿布,就得掏几千块,为了让孩子能在县城上学,家长还得在学校附近租房陪读,一个月的租金也得一两千块。
![]()
更让人觉得心疼的是一些意想不到的花费,比如说,一个新生儿如果恰巧遇到生病住院,一天花费七八百块,就能一下子把普通家庭所有的积蓄耗得干干净净。婚姻、房子、育儿,三项庞大的“负债”,紧紧缠绕在一起,把一家人的未来几十年都绑在了还债的路上。
![]()
钱的压力最终会转变成我们的负担,沉重的债务让许多新婚夫妻的生活重心都放在还钱上,而争吵也成了常事,成为夫妻矛盾最直接的导火索,有个词开始变得流行:叫“三年之痛”。
![]()
钱的压力变成人的压力
数据显示,结婚后三年的离婚比例已经从以前的20%升到35%,婚姻的稳定性变得越来越差,在一些县城和农村地区,离婚的案件甚至占到了全县总数的九成以上。
家散了,村子也慢慢变空了。在过去的20年里,城市化的推进深深改写了乡村的模样,资源得到了重新配置,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不断地向县城集中。
![]()
这直接促使农村居民为了子女就学和家人健康,不得不蜂拥到县城买房,青壮年的劳动力大批外出打工,村里就只剩下留守的老人与孩子。许多村里的小学因为学生太少,被迫关闭。曾经那种靠血缘和地缘关系建立的乡村互助网络,在这样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逐渐被削弱,最终不复存在。
![]()
这就算是资产流失的最终体现了吧,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只有610万对,刷新了历史最低纪录,出生人口也就954万,出生率降到6.77‰,在农村地区,总和生育率更是已经跌破了1.29的警戒线。
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变得更加严重了,导致寻找伴侣变得更加困难。就算有人想组个家庭,也得面对“没人配”、或者“负担不起”的两难处境。
![]()
不一样的活法
难不成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庭和乡村逐渐没落吗?其实,有些地方的人正在靠自己的努力搞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比如河北定州的翟城村,就挺有代表性。这里的人没有走以前那种靠自己单打独斗的老路,而是重新整合资源,成立了合作社,让村民们集体行动,一块儿干事业。
![]()
没想到吧,这村里的合作社一年赚的钱超过了500万元,吸引了许多年轻人回来发展。那曾经被取消的小学也重新开办了。全国一些社区里,年轻人自由谈恋爱,结婚也变得越来越平常,基本都不用“彩礼”了,大家都住着租的房子,凭着自己的双手拼未来。
更厉害的是,这些人离婚几乎几乎没有,家家户户大多都生两到三个娃,生育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这套模式在福建、四川等地方也试出了成效,证明做这事儿是行得通的。
![]()
单靠村里自己的努力肯定是远远不够的,问题的根源其实是结构性的问题,国家方面也已经关注到这个事儿的严重性了。连续几年,国家都点名批评高价彩礼,今年更是明确提出要搞“综合治理”。宁夏通过一些激励措施,让彩礼下降了35%,江西万安县的村干部也靠入户劝说,把彩礼价格给降低了。
![]()
这些治理方式大多是治标的,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帮农村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减轻负担、增加信心。一方面得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的收入,推动乡村实体产业的发展,让乡村有能力自己挣钱;另一方面,则要从源头上降低年轻人组建家庭的经济门槛。
![]()
所以说,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意结婚、不想生孩子,其实并不一定是自私或者不负责任的表现。要知道,一旦组建家庭,从一开始就意味着要背负一辈子都还不完的沉重债务,选择“放弃”或“止损”,其实是一种非常理性的自我保护方式。
![]()
要让年轻人愿意走进婚姻、敢于生孩子,关键可不是那些空洞说教,而是真正去改善咱们的社会结构。只有当组个家不再像场赌博,农村也不成了城里发展牺牲的代价,家和人才能找到它原本的意义。这样一来,年轻人也能重新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大家怎么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