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里那些天大的巧合,都是巧的吗?
![]()
中国这么大,朝代一茬接一茬,传了两千多年,谁都觉得它扎实得像块青砖。可偏偏在厚重的历史堆里,有时候就冒出来点事,让人忍不住多想一层:这玩意,真不是天意?还是说,命里早有安排?你比如下面这几个故事,听听看——别急着下结论。
那年秦朝就快收不住场子了,到处是揭竿而起的人。老百姓谁还不是被逼急了?杀头的罪,不如直接起义了,反正死法都摆在那。有个小官,叫刘邦,泗水亭长。说是“官”,其实就是个基层管事的,干点政令麻烦事,领着一帮父老兄弟押去给皇帝修陵寝。
![]()
这押送的苦差事,刘邦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但命运的齿轮总得有那么一次卡到他这里。手下人一个一个跑,活活抓不住——你能怪谁呢?这年头,徭役就是九死一生的买卖,说不定哪天活着出去回不来了。跑吧,抓吧,抓走了还得一块吃官司。刘邦想,反正都是个死。不如痛快点。
待到了芒砀山脚下,天也阴,雾气蒙蒙。他大发慈悲,把还剩的人都放了,说——各自散去,命就留给自己管吧。有胆子跟他的,有几个硬骨头搓成一伙,落草芒砀山。这成了刘邦的第一支小队,江湖上的什么仁义豪杰,全是乱世一场。
![]()
后来有个“斩蛇起义”的说法,就是从这里冒出来。大家都见过那种大蟒蛇吧?横在路中央,抬头一看猛得慌。随行的有怕蛇的、怕“晦气”的,宁肯换路。刘邦呢,杀伐果断,张嘴没废话,一剑下去,把蛇从中拦断。血沫子溅在石头上,人也跟着腾腾地扔下疙瘩。他就是有那股劲儿,没想那么多。
那一晚上,刘邦做了个奇怪的梦——传说嘛,乱世最爱这些“神奇故事”。梦里碰到个满脸泪水的老妇,说她儿子,被赤帝子杀死,苦得要命。刘邦迷迷糊糊地醒来,还真信了:“我就是赤帝子?”他拍了拍腿,有了“天命在我”的念头。人呀,到了走投无路的时候,特容易信这些。或者说,他宁愿信。剩下的,是故事,也是信仰。
![]()
这事眼下看就是一场小小的起义动因,后来一口气干到皇帝。可回想起来,像种子埋下了命运里的暗线——你杀蛇,别人说你是天命;你有了天命,就敢上路了。后边三军一统,两汉江山,这股气儿始终没输过。
历史嘛,从来就不愿给你“圆满”,总得留个结,等人琢磨。两百多年后,刘邦的汉帝国分裂,王莽篡位。有人便喜欢拼名字找意思——“王莽”,“亡蟒”呗,一刀两断。还说什么史书上写,“径开”,汉朝也正好分成东西两汉,210年、195年——这事儿咋越看越像是前头斩蛇的后账?说起来荒唐,信的人还真不少。
![]()
至于王莽是不是真要给那蛇报仇,这事谁也说不清。你要问朝中那些掌印大臣、当街卖卦的,可都有一嘴的话。我们做后来人,也只能耸耸肩:巧合多了也是命?
说起“命里轮回”,还有两朝更像拷贝粘贴的——一个秦,一个隋。真是像极了那种复印机没换纸,出来两张雷同试卷。你看,秦前头乱成一锅粥,诸侯混战,刀枪剑戟;隋前面是魏晋的碎片拼盘,北南对峙,日子没安生过。等出来个一统,大一挥手,家天下了。
![]()
秦,秦始皇横扫六合;隋,隋文帝总结前后,重新攥住缰绳。可好景不长,两朝的头把交椅都是“一代英主”,下一任就像俩“扶不上墙的阿斗”:秦二世和隋炀帝,一个比一个离谱。说好的治国,一沾椅子立马原形毕露。传位传不过两代,江山就完蛋。
细看这俩朝灭亡法也能写出镜像诗:空前的大工程拉垮了底层的百姓,徭役、赋税,活活把人逼上了生死线。秦始皇有长城、陵墓,隋炀帝有大运河和东都;修出千古工程,却也把江山送上黄泉。“谁家炕头不有块硬面饼”,没人再撑了,一夜之间就山崩地裂。
![]()
不过,讲到基础建设,这两朝还真不是白来一趟。秦朝弄出了郡县制,这玩意儿巧得很,不光成了后来两千年的根本架子,就连今天咱填个快递,写的也是“XX县”。隋朝更绝,发明了科举,后头五百年,无数读书人靠这碗饭爬上去了。你说落不落后是一回事,这规矩,真是从那时往后一直埋进骨头里。
再掰指头数数,秦一退,汉就来了;隋末了,唐接上了。汉跟唐,哪朝不算巅峰?国号大、边疆阔、气象辽阔,汉人、唐人,都是后来民族自信的根。像历史特刻意地给前面败得丢人的,再补一个极致辉煌的,和稀泥,糊个圆满。也难怪后头看史的,总习惯拿这几点放一块掂量。
![]()
到了宋朝,巧事还没完。表面歌舞升平,其实暗里波澜未平。赵匡胤,你说他算不算“时势造英雄”?他原本不是宋朝的人,而是给后周当大将的。那阵子后周皇帝柴荣,是难得有点能耐的主,可惜命不够硬,三十九岁就一命呜呼,儿子才七岁。按理说,赵匡胤是辅佐小主的重臣,倘若守本分,也许又是另一番天地。
可人性里的试探太有趣了。赵匡胤看着主家弱小,手中又有兵权,心腹全是自家人,陈桥前头黄袍一披,这“归顺”就成了“篡位”。说句不地道的话,孤儿寡母,有啥反抗的本事?赵匡胤挥一挥手,宋朝诞生。后面三百年,江山还真让他护了个不短。
![]()
可是天道轮回,谁躲得过?三百多年以后,到了南宋的崖山,元军压近,天下再无宋土。这时候,又是一个七岁的孩子——赵昺。多少英雄将士投海殉国,大臣陆秀夫也背着儿皇前往海底——跟历史何其相似。当初夺来的,就这样又还了回去。
古人嘴里,“报应”这词远比我们今天信得多。谁问世道公道,自然有人把巧合解作天意。其实,这一大堆故事回头看,有的是命运推着你往前走;有的,不过是太多的无奈,太多的利益、太多的疏忽凑成的“偶然”。真的巧?未必。只是人喜欢一根线把事捆一起,才好给自己个交代。
![]()
我们常说,“历史是面镜子”。可照见的,不总是整齐明亮,更多是朦胧的倒影。今人着急追问因果轮回,其实哪有那么多天命和报应?假若帝王心里多一点善良,老百姓的日子没被逼成绝路,说不定就不会有斩蛇、亡蟒、易天下这出大戏。千年轮回,是不是偶然,谁也抓不住。只是每当历史重复自己,总有人想问一句:这到底是宿命,还是我们自己没学明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