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的文章里贴了这张源于《王家卫访谈》这本书的一张图。
王家卫谈到自己早年做了七年“枪手编剧”的事情,他说自己写过大约五十部剧本,其中可能只有十几部署了自己的名字。经常是六七个年轻编辑在一起开几天头脑风暴会议,讨论各自的点子,然后由最资深的人把剧本写出来。知名编剧会分派一些工作给底下的人,但最后只署一个人的名字。
![]()
原来,王家卫并不是生来就高高在上,他也是从底层摸爬滚打过来的。所以让人气愤的是,他成了上位者之后,一转头就把过去忘了,反而更变本加厉地压榨别人。
古尔爆出王家卫录音的这场风波,很多人都说私下录音是不道德的,想想如果你身边有个古二这样的人,有多可怕。他明明自己也是淋过雨的人,却不知道为别人撑伞。
可是作为一个没背景没资源,又不会搞人际关系的写作者,我还是更能共情古二的遭遇。
我也以为,只要我足够努力,早晚会得到认可,我才华不够,我需要写某个完全不懂的领域,可以从零开始学啊,大不了就把这个领域的基础书籍读上几本,去找相关的人请教,最多也就是偷懒问问AI,但从没想过要去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也单纯地觉得,只要我能拿出像样的作品,就会得到奖励。
但真实的世界不是这样的。
![]()
身边有同行的朋友就有这样的遭遇,在饭局上结识了某导演,导演觉得她的一些想法很好,之后请她去参加一个电影的筹备会,她还认真做了功课,在会上贡献了她的想法之后,这个事情就没有以后了,没有后续的合作,更没有收到一分钱的报酬。
在影视行业烈火烹油的那些年,有好多所谓“征文大赛”“编剧夏令营”这样的活动,很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交出了自己用心写出的作品,很多作品的点子被采用,被拿去改编、融梗,“博采众长”东拼西凑,而交出作品的人,还在傻傻等着结果,觉得一定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好才没被选用。
如今短剧兴起,很多底层作者的剧本以极低的价格被买断,但这还算好的,还有很多十几二十人比稿,努力白费的现象,也有的是收了剧本后要等项目上线后才结款,这一等就不知道多久了。
原来在这个世界里,只想安安静静地搞创作,是远远不够的。创作的纯粹,在利益的算盘面前,常常脆弱得不堪一击。
曾经也会觉得,我是不是这个世界的失败者?我不会搞关系,不会利用资源,所以才这么失败。
可是从更高的维度来看,因果不虚。那些依靠“白嫖”、压榨和欺骗得来的一切,终难长久。投机取巧或许能赢得一时,却无法支撑一世,秦大编剧的今天就是现世报不是?
毕竟德行与口碑,才是最长远的资产。
如果你的作品真的足够优秀,能够流传开来,并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即便署的不是你的名字,所带来的福报也终将回馈到你身上。你的创作,就是你种下的种子。
所以,看清行业的这些“游戏规则”,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愤世嫉俗,而是为了学会保护自己。在交出心血之前,多一分谨慎,多一分对权益的追问,是非常必要的。
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会保护自己之后,我们能否依然保持心性的单纯与温暖?我们可以选择不成为那个压榨别人的人,可以选择在合作中保持公平与透明。
世界可以复杂,但我们的内心可以选择清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