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融八卦女频道
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曾经的新三板明星公司圣博润仍保持着业绩持续增长的完美形象。然而就在这份财报发布后不到两个月,公司却接连暴露出诸多严重问题。
文丨金融八卦女特约作者:铁马
· · ·
在2025年半年度报告中,曾经的新三板明星公司圣博润(430046)仍保持着业绩持续增长的完美形象——营业收入2.80亿元,同比增长34.02%,利润3505.12万元,同比增长75.30%。
然而就在这份财报发布后不到两个月,公司却接连暴露出票据逾期余额达1689.02万元、主要银行账户被冻结、大额拖欠员工工资等严重问题。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在短短两个月内从近4元暴跌至0.4元,市值仅剩6000多万元,甚至低于此前两轮定增的融资额。
![]()
公司为什么在短短两个月内就“垮”了?
1.
/ 业务模式疑云:
科技外壳下的“走账”通道/
作为新三板的科技公司,曾经圣博润的财报数据比较亮眼:从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4.46亿元增长至6.14亿元,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也从4207.35万元增长至5711.57万元。2025年上半年,圣博润经营活动现金流更是大幅增长333.13%,达到6859.35万元,强劲的回款与现金流增长,足以让任何观察者相信公司已进入良性循环。然而,谁也没料到,这份完美的成绩单背后,圣博润竟憋了一个“大的”。
只从经营数据来看,这是一家正处于高速发展期的网络安全企业。然而,业绩持续增长的表面现象与公司实际财务状况形成了巨大反差。
2025年上半年末,公司货币资金余额仅剩401.411万元,同比下降67.18%,而短期借款却高达2.03亿元。更令人担忧的是,截至2025年9月,公司票据逾期余额已达1689.02万元,主要银行账户已被冻结,存在多项诉讼、大额拖欠员工工资、法院采取限制消费措施等严重问题。
去年,圣博润的毛利率高达46%,今年上半年也达到了40%,这确实符合技术公司的特征。然而,细究其业务模式,却发现诸多疑点。
首先,一家自称是技术公司的企业,2024年的6.14亿收入中竟有4.69亿来自外部采购(发出商品),这意味着公司绝大部分收入并非来自自主技术产品的销售,而是充当了贸易中间商的角色。
更引人怀疑的是,公司的客户全是大型经销商,如TCL下属的企业、赛迪和神州数码等,而没有直接客户资源。
![]()
然而在采购端,其供应商阵容却陡然剧变——除了排名第一和第五的供应商外,其余多为名不见经传的个人或小微企业。
![]()
这种“大客户”配“小供应商”的失衡结构,引发了市场对其业务实质的深切质疑。网络安全行业的公司,其核心竞争力应在于研发与产品,供应链也需保持稳定可靠。而圣博润的现状,更像是在其与最终客户之间人为地设立了两道“防火墙”——前端的大型经销商负责承接业务,后端的零散供应商则可能负责实际执行。
那么,圣博润自身在价值链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这种精心设计的结构,是否仅仅为了构筑一个复杂的资金流转通道,用以创造营收规模?而其科技公司的外衣,或许只是这一商业通道的伪装。
2.
/ 财务真相:
九亿库存与四百万现金的谜题/
八妹还发现,截至上半年圣博润的公司资产中,存货高达9.2亿元,预付款项2.4亿元,而账上现金仅剩350万余元,这对一家营收过亿软件的来说确实发不起工资。
这种资产结构对于一家软件企业来说极不正常。一家软件公司,其主要成本应为产品研发和销售费用,固定资产和库存占比通常很低。然而圣博润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财务特征:巨额库存、异常预付款与极度匮乏的现金储备。
一位内资八大所的资深审计向八妹分析,在这种情况下,“存货”和“预付款项”可能不再是单纯的资产科目,而是成为了美化报表和资金流转的工具。公司可以通过做大采购规模,将资金以“存货”或“预付款”的形式流出,同时确认收入,从而虚增营收和利润。这或许能解释为何在利润增长的同时,公司却一贫如洗——因为利润可能只是纸上富贵,现金流早已通过这些科目被掏空。
与此同时,公司债务负担沉重:短期借款余额为2.03亿元,应付账款余额2643.40万元,应付票据余额3197.65万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余额7277.41万元。明显的偿债能力不足已导致公司多笔债务违约。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监管部已于2025年11月7日向圣博润发出半年报问询函,直指公司业绩真实性与持续经营能力。监管层要求公司解释:
“在业绩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且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期后出现多笔债务违约、银行账户冻结、拖欠员工薪资的原因及合理性”。
与此同时,公司管理层正在上演“大逃亡”。2025年10月,公司财务总监、副总经理、董事等多人辞职。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董事长孟岗手中的股份大部分被质押,如全部行权,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变更。还有股吧网友说,自己去了圣博润的办公地址,空无一人。
![]()
随着风险逐渐暴露,市场参与者也纷纷离场。八妹发现,在股吧中,投资者们纷纷诉说自己遭受的损失。一位投资者称“亏了17万”,另一位则表示“亏了10W”。这些中小投资者成了这场崩塌中最直接的受害者。
新三板虽然关注度低,也不应成为企业玩弄财技、践踏诚信的护身符。企业可以讲述复杂的技术故事,可以编织亮眼的增长数据,但若其商业模式无法回答“钱从哪来,到哪去”的基本问题,便终究无法取信于市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