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启动“南方之矛”行动。这项由美军南方司令部主导的军事部署,宣称要将“毒品恐怖分子从西半球清除出去”。但“福特”号航母打击群的出动、加勒比海30年来最大规模的军事集结,与打击对象仅模糊定义为“贩毒船”形成强烈反差。当五角大楼始终未能提供所谓贩毒证据时,这场行动的实质更值得深究。
![]()
image
禁毒外衣下的军事扩张
10月24日美国国防部声明中,明确将此次行动与特朗普“打击毒品恐怖主义”指令挂钩。但观察具体部署可发现,其军事资源配置远超常规缉毒需求。“福特”号航母搭载的F/A-18舰载机联队、E-2D预警机等作战体系,显然是为高强度制空作战而非拦截走私船只设计。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军近期对委内瑞拉的军事施压持续升级——从特朗普多次威胁发动地面打击,到授权中情局在委秘密行动,均与所谓“禁毒”目标存在明显逻辑断裂。
这种矛盾在具体行动中暴露得更为彻底。据公开报道,美军近期在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已发动20次袭击,造成79人死亡,但始终未出示涉事船只贩毒的确凿证据。联合国人权专家直接质疑这些行动涉嫌“非法杀戮”,而美方仅以“保卫国土”的笼统说辞回应。当军事行动的合法性与必要性同时存疑时,其“禁毒”叙事的可信度自然崩塌。
![]()
image
石油的“算计”
委内瑞拉政府指控美国借禁毒之名行资源掠夺之实,并非全无依据。2020年特朗普政府曾悬赏1500万美元通缉委总统马杜罗,指控其“毒品恐怖主义”,但国际刑事法院最终以证据不足驳回。如今“南方之矛”行动将矛头再次指向委内瑞拉,恰逢该国石油产量恢复至80万桶/日的关键节点。美国南方司令部责任区覆盖全球最大重油储备区——奥里诺科重油带的现实,很难用巧合解释。
更深层的战略意图或许藏在军事部署的时空维度中。美军此次行动启动于总统大选尘埃落定后的权力过渡期,却延续了特朗普时代的激进拉美政策。这种反常透露出两党在委内瑞拉问题上的共识:无论谁主政白宫,保持对南美左翼政权的高压态势都是维护“后院”控制权的必需手段。所谓清除毒品威胁,不过是掩盖地缘博弈的廉价话术。
![]()
image
霸权逻辑的当代样本
从越南战争的“北部湾事件”到伊拉克战争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历来擅长为军事干预编织道德外衣。“南方之矛”行动延续了这一传统:将非传统安全威胁与国土安全强行挂钩,通过话语建构将军事行动正当化。但当航母战斗群对疑似贩毒小船实施降维打击时,其真实目标显然不是几包可卡因,而是西半球国家自主选择发展道路的权利。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以禁毒为名的军事存在扩张可能形成长期化趋势。美军南方司令部司令法勒曾公开表示,要将“临时部署”转为“持续存在”。如果放任这种“借道禁毒”的霸权逻辑蔓延,拉美地区恐将重回“门罗主义”阴影下的黑暗年代。当联合国人权机构已对行动合法性提出质询时,国际社会有必要追问:究竟是谁在制造西半球真正的安全威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