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黄金时代落幕:趋势已明朗,别再沉迷幻想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早已不复存在,趋势其实很明朗,只是至今仍有很多人看不明白,甚至不愿接受。
其实前几年,上层就不断强调“高质量发展”“好房子”的概念。所谓高质量发展,本质是放宽部分建筑限制,通过产品升级释放高收入人群的消费潜力,同时自然淘汰老旧房源。而那些老房子的泡沫价值,会逐渐被挤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城市新房价格相对稳定,二手房价格却在持续回调,成都也不例外。
简单来说,过去楼市“普涨”的现象不会再出现了。未来只有少数城市能逐渐企稳,而且我所说的“企稳”,主要针对新房市场,也包括部分主城区拥有优质资源的次新房。其余多数房产的资产贬值,终将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代价。
当然,这种调整不会突然见底,而是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慢慢挤掉泡沫。这样一来,大家不会立刻感受到剧烈的冲击,反而有点像“温水煮青蛙”,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时代浪潮淹没。
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城市还会出现阶段性、短暂性的回升。比如今年上半年成都就有过这样的情况,但这其实是政策“强心针”的短期效果。这种波动很容易给人造成“市场在自我回暖”的错觉,让很多人一次次盲目入场“站岗”,或是一次次错过抛售的最佳时机。就像今年三四月份,不少业主趁着短暂回暖,果断抛售了手里多余的二手房;而有些业主却死扛价格——我记得很清楚,有位业主当时拒绝了490万的报价,觉得房子能值500万,结果一个多月后,只以450多万的价格成交,这样的例子绝非个例。
所以,至今仍未看清趋势的人,尤其是很多二手房业主,往往要等到成交价格不断刷新下限,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当然,这种调整必然导致家庭财富缩水,而唯一不变的是刚性债务——这就是我一直强调“只有债务才是刚需”的原因。因为银行的贷款不会因为房价下跌而减少一分钱,要是此时收入还不稳定,处境就会相当艰难。这些年出现的断供案例,大多都是这种情况。
之所以会陷入困境,核心是有人不断制造市场回暖的幻想,而自己又缺乏独立判断能力,被幻觉裹挟,最终要么成为高位接盘侠,要么错过最佳跑路时机。
实际上,我国房地产和很多制造业一样,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一旦产能过剩,就会出现库存积压,进而引发资产价值调整。但房地产和其他行业有个关键区别:房地产的库存只能转移,无法真正消化。更何况,很多人期待的“棚改2.0”早已无望,当前的核心方向是“城市更新”。好了,关于这个话题,就先说到这里。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