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亲爱的陌生人
愿你漂泊万里河山
归来依旧一汪碧泉”
“今天一早被14岁孩子的一条信息
搞的(得)心情很糟糕
青春期的孩子
真的都是这么迷恋手机
痴情于游戏吗?”
一个纸质的高铁清洁袋上
写满了一位浙江宁波妈妈对
青春期孩子沉迷手机的困惑
留言落款为
“一位宁波旅客的唠叨
2025年10月29日,车次G355”
![]()
10月31日
一名大学生网友
在G2172次列车上
意外发现了这个“漂流瓶”
随后她在社交平台上写下回应
希望以亲身经历
安抚这位陌生母亲的焦虑
![]()
这位大学生坦诚分享了
自己的青春期经历
“初高中时
我也曾熬夜追剧、看小说、打游戏”
父母的严厉管教甚至让她
失去了独自睡觉的权利
但她仍会偷偷看小说到凌晨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然而
转机发生在一次“被抓包”后
她偷偷带手机去学校
被父亲发现
本以为会迎来一场风暴
但父母却选择了沉默
“但没想到直到周日下午去上学
爸妈也没有提起这件事情半分”
这份出于尊重的冷静
让她自此再也没有带手机去学校
在回应这位母亲的同时
这位大学生还分享了
列车上的见闻:
邻座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几次
向他旁边的父亲透露出了
对电子产品的渴望
而他父亲一边刷着抖音一边说
“iPad要好几千”
期间也没有抬头看孩子一眼
这一幕让她想到了她自己的父母
在她沉迷电子产品期间
父母坚持每晚放下手机阅读
“全家人都喜欢在书上圈圈画画
买回来的书常常是父母先读
那时我时常为不能在崭新的书上
率先留下自己的笔记而感到苦恼”
“但上周我在读《植物医生》时
发现了妈妈之前的笔记
感受已全然不同”
她真诚地建议:
“言传身教
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不知是否适用于您的孩子”
同时
她也希望这位母亲相信孩子对她的爱
并能在旅途中
“找到属于自己的安宁”
网友评论
![]()
![]()
![]()
![]()
![]()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来评论区聊聊~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宁波晚报、现代金报 编辑:莫晓兰 校对:韩穆颖 校审:余运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