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拙政园,游客尚未涌入。我从东门入园,沿着曲径慢慢行走。晨露还挂在竹叶上,阳光透过密林洒下斑驳的光影。在芙蓉榭小坐,看着池中的锦鲤游弋,偶尔有早起的鸟儿掠过水面,激起圈圈涟漪。
走过小飞虹廊桥,我避开主路,转向见山楼。这里相对僻静,可以静静欣赏园林的借景之妙——远处的北寺塔仿佛成了园内一景。一位每天来此晨练的老人告诉我,拙政园最妙的是四季景致不同,"春天看杜鹃,夏天赏荷,秋天闻桂,冬天观雪。"
![]()
在梧竹幽居亭,我遇到了一位写生的美院学生。她正在临摹亭子的斗拱结构,"拙政园每个角度都是一幅画,"她说,"但最难画的是那种意境。"她的画纸上,墨色浓淡相宜,确实抓住了园林的神韵。
中午时分,我从拙政园出来,拐进了平江路。这条沿河的古街保存着老苏州的格局,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我在一家临河茶馆坐下,点了一壶碧螺春。对岸有人家在晾晒衣物,乌篷船从河上缓缓摇过。
![]()
沿着平江路慢慢逛,我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小店。有做苏绣的工作室,绣娘正在绷架前飞针走线;有评弹茶馆,传出吴侬软语的唱腔;还有传统糕团店,刚出炉的梅花糕散发着甜香。这些店铺都不大,但各有特色。
在一条岔巷里,我找到了一家古籍书店。店主是位戴老花镜的老人,正在修补一本线装书。他说平江路最可贵的是还住着很多原住民,"有生活气息的古街才是活的。"他推荐我去听听中张家巷的评弹,"那是给本地人听的,味道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