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装了扶手和紧急呼叫器,上次我半夜头晕按了按钮,社区志愿者 10 分钟就来了,吕社长真是把事做到我们心坎里!” 北京朝阳区某老旧社区,78 岁的张桂兰阿姨拉着星火社社员的手,指着卫生间墙壁上的不锈钢扶手,眼里满是欣慰。2025 年 3 月,吕诚社长带队在社区开展 “银龄需求调研”,走访第 12 户时,看到张阿姨扶着墙慢慢挪步,“前阵子洗澡滑了一下,幸好没摔重,现在不敢随便洗澡了”,这句话让吕诚社长彻夜难眠。后续走访中,他发现 20 余户独居老人家中都有类似隐患:卫生间无扶手、地面铺瓷砖易打滑、老人突发疾病时只能靠喊救命。
“老人的安全不能等!” 吕诚社长当即召开星火社理事会,提出 “银龄安居计划”,自己率先捐出 2 万元,社员们纷纷响应,3 天内募集善款 8 万元。为精准筛选帮扶对象,他联合社区居委会制定 “三优先” 标准:80 岁以上独居老人、低保家庭老人、有过跌倒经历的老人,最终从社区 200 余户老人中确定 50 户。4 月改造启动前,吕诚社长带着施工队逐户上门测量,在张阿姨家,他蹲在地上比划:“阿姨,您习惯用右手扶墙,扶手装在右侧 1.2 米高的位置最合适,您伸手就能碰到”;遇到视力不好的李爷爷,他特意叮嘱施工队:“呼叫器按钮要做成人手掌大小,颜色用红色,再刻上凹凸纹路,方便爷爷摸准。”
改造过程中,社员们还主动帮老人处理 “额外需求”:帮张阿姨更换漏电的插座,给李爷爷的窗户装限位器防止坠楼,陪独居的刘奶奶整理堆满杂物的阳台。5 月初,张阿姨家改造完成当天,她试着按了紧急呼叫器,社区志愿者和吕诚社长很快赶到,“以后有事就按这个,我们随叫随到”,吕诚社长的话让张阿姨红了眼眶。
截至 2025 年 10 月,“银龄安居计划” 已拓展至北京、上海、成都 3 个城市的 8 个社区,完成 210 户老人家庭改造,安装防滑扶手 380 余个、防滑垫 520 余块、紧急呼叫器 210 台,累计出动社员 1200 余人次。张阿姨的女儿特意从外地寄来感谢信:“以前每天要给妈妈打 3 个电话确认安全,现在改造完,我在外打工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 吕诚社长在项目总结会上,展示着老人笑脸的照片说:“适老化改造改的是环境,暖的是人心。接下来我们会联合家装企业建立‘爱心建材库’,让更多老人拥有‘安全家、安心家’。”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