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里藏文脉 研学书中传薪火——《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出版发行
鲁网11月13日讯(记者 王玉龙)日前,由潍坊著名文化学者张崇高主编的《青少年研学——探秘农村老物件》正式出版发行。2025年11月13日上午,该书赠书仪式暨研讨会在鲁网潍坊会议室举行,张崇高向鲁网潍坊、潍坊市研学旅游协会捐赠图书,与会专家对本书的文化价值与育人功能给予高度评价,共商传承农耕文明、激活老物件时代价值的实践路径。
![]()
作为一部聚焦农耕文化传承的研学力作,本书紧扣时代需求,以山东地区农村老物件为核心载体,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收录了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文化消费物品、票据证明、电器通信等多类实物图片1000余张。这些跨越数十年的老物件,既是农耕岁月的“活化石”,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农村的沧桑巨变,也凝结着先辈的生活智慧与劳动结晶,生动再现了昔日农村的生产图景与生活韵味,为青少年搭建起触摸农耕文明的桥梁。
![]()
本书的鲜明特点在于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将文化传承与研学实践深度融合。书中不仅呈现了老物件的历史文献价值、欣赏价值、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更通过挖掘物件背后的人文故事,让冰冷的器物变得有温度、有情感。这种“实物+故事+研学”的模式,既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规律,又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界限,使农耕文化从抽象概念转化为可感知、可体验的鲜活素材。
![]()
在城市化加速推进、农耕器物逐渐淡出视野的当下,本书的出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村老物件作为农耕文化的物质载体,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记忆,蕴含着“耕读传家”“守望相助”的文化基因,本书的出版正是对这一精神财富的抢救性保护与创新性传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鲜活范本。
![]()
与会专家认为,本书的出版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一份可触摸、可品读的农耕文化记忆载体,更填补了当前农耕文化领域老物件专题著作的空白,为研究传统农业社会生活形态、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参考与文献支撑,也为乡村文化建设、民俗教育提供了生动素材。
与会专家指出,本书的出版也带来深刻启示:其一,文化传承需扎根生活土壤,老物件源于日常生产生活,其承载的文化密码唯有贴近群众才能有效传递;其二,青少年是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通过研学形式让青少年与传统对话,方能筑牢文化自信的根基;其三,文化活化需要创新表达,图文结合、研学赋能的方式让古老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活力;其四,多方协同是传承关键,需整合学界、媒体、文旅机构等资源,搭建老物件收藏、展陈、育人的综合平台。
与会专家建议,各地可依托本书资源,推动建立农村老物件博物馆,让分散的文化遗产集中亮相,同时将其纳入研学旅行课程体系,让青少年在实地探访中感悟农耕智慧。相信这部兼具知识性与实践性的研学著作,必将成为传承农耕文明、培育家国情怀的重要教材,引导青少年不忘来路、记住乡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