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小学生之间的友谊可能只是半块橡皮。
如今,一场“腕间革命”正在他们中间悄然发生。
一块块不同品牌的儿童手表,正让他们形成一个个不同的圈层,同时异化着小学生原本应该单纯的社交。
01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现在小学的课间十分钟,俨然就是一个微型世界格局展演。
佩戴着不同品牌手表的孩子,会自动形成一个个“班级政治圈”:
“小天才”们用碰一碰完成了“北约东扩”。
“小米”们靠着性价比构建“不结盟运动”。
……
![]()
而在某个转校生用“other”手表扫描全班同学均告失败时,他可能也提前20年领悟了职场真理:
有些圈层的大门不是你靠真诚就能叩开的。
他的家长也不会想到,自己对比价格参数精挑细选出来的一块手表,却可能给自己孩子宣判了一个“社交死刑”。
02
其实也不能怪孩子们“以表取人”,实在是不同的手表玩不到一块去。
“七日连戴奖章”“每日任务积分”……
每个牌子的手表都有各自不同的玩法。
以前穿耐克阿迪的跟穿国产鞋的孩子,还能因为足球篮球玩到一起去。
现在的“小天才”“小米”们又要如何去跟“other”们匹配到一起?
![]()
甚至,在同一品牌之间孩子们都形成了“鄙视链”。
戴新款的就是瞧不上戴老款的,有的款式更是沦为“低龄小孩专用”。
更有甚者,随着一些品牌推出的主页点赞功能,一个独立于成绩分数之外的隐形等级体制也在形成。
你是学霸,但点赞数却是倒数。
我虽是学渣,可我是点赞王啊!
03
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各手表厂商为了巩固自己的市占率有意打造的“护城河”。
就好比不同的手机之于成年人:
当你多年来习惯了iOS的简洁,基本就不会在换机时考虑iPhone以外的手机。
当你习惯了安卓系统带来的方便,也不会在换机时把iPhone列入备选。
但这一条条厂商的“护城河”,却无意间在异化孩子们的社交,给他们稚嫩的三观打上奇怪的烙印。
![]()
可怕的是,很多家长还没意识到这种悄然无声的变化。
在他们看来,这块小小的手表不过是用于联系孩子、掌握动态的工具。
而孩子对某一品牌手表的执念、对某一系列的执着,无非是一种攀比心态在作祟。
他们全然没有意识到,这已不是一种单纯的攀比,而是不想被伙伴孤立的恐慌。
当儿童手表已成为一种圈层标识,它还适合儿童吗?
(本文图片均由AI生成)
看到这里,就点个关注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