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测员日志,星历 -297548.10。
舰桥收到一份特别调令:一艘新船被派来进行评估——乐高 Icons 10365 星际迷航:联邦星舰企业号 NCC-1701-D。
![]()
3 公斤重、31 包部件、9 位舰员全员登舰。
这不是模型,这是一次跨越银河的拼搭任务!
开箱:包装里居然有彩蛋?
一看到来自 Icons 系列,你是不是以为又是常规那种“黑底 18+ 高冷包装”?并不!
这次背景是一片星空,像极了电视剧截图。
![]()
不过,盒子背面就比较传统了,多个角度+玩法展示。
![]()
打开之后,可以看到 31 个零件包。其中前 15 包单独装在一个内部小盒子里。
![]()
![]()
说明书和贴纸也放在里面。
是的,这套有贴纸。但数量不算多,完全可以接受(但是有一点不能接受,这个我们等下再说)。
![]()
而说明书更绝——内页全是《下一代》粉丝狂喜的LCARS 界面风格!太空主题,就应该多这样玩儿!!!
更妙的是,说明书里还随处穿插人物资料卡,一页一页介绍每个角色。
![]()
![]()
懂了,设计团队都是 Trek 粉!
![]()
(甚至我怀疑他们可能在办公室里还贴着“Make It So”那句名台词。)
拼搭开始
第一部分:工程区
刚开始真的看不太出形状,因为大量采用侧向拼接,方向感容易迷失。
![]()
![]()
随着越来越多的斜面砖拼上去,外观开始显现,随时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右侧的穿梭机舱贴纸也可以让人找到方向。
![]()
![]()
引擎短舱的支撑结构使用了很多曲面砖,还有 1×2 圆角板填补细小缝隙。
![]()
![]()
后段结构让设计师汉斯吃尽苦头。
他在采访里称这部分为“火鸡”,原因是形状像火鸡,还要从中间一劈两半,像烤火鸡切开那样。
![]()
那么关键问题来了:两半火鸡要怎么稳稳结合?
答案是——靠科技销和三个球形关节连接件。
右侧穿梭机舱贴纸比左侧大,这是剧中设定,这点乐高还原得非常准确。
![]()
![]()
外观通过更多面板填补,结构仍然是对称的。
第三个球形关节在底部,最后会被完全遮住,一点也不让人担心。
![]()
平面设计师 Crystal 遇到的大难题是什么?——重力场偏导器!
他使用了两件有印刷的透明罩件,重点不是印刷面,而是反面透出效果。
Crystal 对印刷浓度与层级进行了多次调试,多到据说她快抓狂了~
最终效果非常漂亮,能看到淡淡的机械细节与渐变蓝色光泽。
![]()
(对,这种“淡蓝渐变印刷件”我必须夸三遍:真的、太、好、看了!)
![]()
继续回到连接“火鸡”的结构问题——
两片之间唯一有螺柱连接的,是从跳板件上跨过去的 1×4 光面板。
这一点非常关键。
汉斯解释:“如果使用底板,会造成塑料受力异常,属于乐高官方禁止的‘非法拼法’。”
![]()
而跳接板的凹槽是八边形结构,接触面积更小,因此合法!”
过了十包料,我们的火鸡出炉。
途中还出现了一个彩蛋:企业号的反物质能量来源似乎来自——Octan(乐高宇宙通用能源供应商)?!
![]()
(没错,银河的命运,还是掌握在那个红白绿配色的油桶手里。)
![]()
第二部分:支架与推进器
休息一下,开始搭建支架。
支架采取倾斜角度展示,能更好看到底部结构(我宣布,所有大型宇宙飞船都应该用倾斜支架)!
![]()
接下来制造两根引擎短舱。
核心结构料件比想象多,还使用了透明红的弧形斜面砖来丰富细节。
![]()
![]()
![]()
当我们把推进器连接到飞船主体时,这些浅棕色杆的作用就一目了然。
![]()
现在整体建造进度大约完成了五分之三。
第三部分:碟形舰体
然后准备开始最标志性的部分,巨型圆盘——企业号的“脸面”。
圆盘区的制作从方形框架开始,一开始完全看不出“盘子”的影子。
![]()
除了配备一块金色铭牌,还有一个精巧细节——微型 15 型航天舱。
![]()
好玩的是,这个航天舱居然是乐高星战部门的设计师路过时给的点子(真得给星战部门磕一个了)!
设计师意识到仅用两块积木就能实现微缩航天舱,这才保留下来。
到目前为止,所有结构都严格遵循网格对齐,但引入铰链板后,这种规整格局即将被打破。
![]()
![]()
此时,飞船两侧各伸出三根支撑杆,整体结构的朝向与前进方向已初具雏形。
各处零星贴有贴纸,但企业号的完整编号则采用印刷工艺呈现于 6×10 光面板上,庄严地居于碟形部顶端。
![]()
连接方式也很聪明,圆盘先不锁住,靠结构凹槽就能卡在船身。
![]()
然后才用科技销固定——轴的外观也被航天舱巧妙遮挡。
![]()
![]()
最后通过 8 组面板填补圆盘边缘。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更多片数?设计团队认为再多片会让建造过程变得“地狱般重复”,不好玩。
![]()
![]()
(他们真的懂玩家的痛点——有谁想在凌晨一点重复拼 32 次对称弧面?)
底部的穹顶区域比顶部要小,因此需要在此安装更多的平板组装构件。
![]()
好了,问题来了!!!
不是印刷件就罢了,官方套装的贴纸怎么也能印错?
![]()
在贴纸上,这句标志性台词被印成了“...to boldy go where no one...”
没错,“boldly(勇敢地)”被拼成了 “boldy(这是个什么鬼)”。
![]()
只能说,幸亏是是贴纸,而不是印刷件,不然,乐高亏大发了。话说,乐高不会是因为这种经常性的错误,才不敢用那么多印刷件的吧……
好了,吐槽完毕,继续往下~
接近尾声时,我们迎来了一种新零件!
这是 1×10×5 规格的弧形斜面砖,与其较小的 1×8 版本相同,都印有企业号的舷窗图案。
![]()
真实星舰上其实密布舷窗,根据系列剧集年代不同,有些亮着灯光而有些没有。
在此次设计中,采用未亮灯的舷窗方案,是克里斯特尔和图形团队达成的最佳折衷选择。
最后,通过柔性软管让曲线更完整,整个企业号拼搭完成!
![]()
![]()
拼完了:展示成品效果!
不得不说,别看包装盒普普通通,但实物观感要出色多了!
这一点从碟形舰体就可以看出来了。
![]()
完整立体形态,棱面设计带来的割裂感会逐渐淡化,尤其是看习惯了之后。
![]()
工程舰段前部是短板。
虽然反重力装置本身很出色,但周围区域的造型塑造并未还原原作的神韵,外侧部分的隆起度有所不足。
![]()
锁定在碟形部的微型航天舱还是很讨喜的,但展示时必须保持其飞入状态算是个小小的遗憾吧。
![]()
![]()

当然,你也可以改用更短的科技销固定,不过后续若要调整恐怕要费些功夫。
这款企业号的重量估计达到了3–4 公斤左右,而且大部分重量集中在前部。
不使用支架直接放置时特别明显。
![]()
据传延斯先生在乐高设计办公室进行过数次“试飞”——甚至曾失手摔落原型(所幸据报道损伤极微)。

看来即便资深乐高设计师也难逃意外,各位把玩时请务必量力而行!
贴纸拼错?没关系,银河那么大,总得留点 bug 给后人修。
而这艘企业号,已经够传奇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