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船长与船
买下这套老城区的二手房时,中介就提醒过我们:“这房子有些年头了,之前的房主是个独居老人,去世后才被子女拿出来卖的。”
我和妻子都是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预算有限,能有个属于自己的小窝已经心满意足。房子虽旧,但位置不错,我们打算简单装修一下作为婚房。
拆旧改造进行到第二周,工长突然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主卧:“老板,你来一下,墙里好像有东西。”
我疑惑地走过去,只见原本衣柜位置的墙体被敲开一个洞,里面露出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在工人们好奇的目光中,我小心翼翼地把盒子取出来,拂去表面的灰尘。
打开盒盖的瞬间,我倒吸一口冷气——里面整整齐齐码着百元大钞,还有几本存折和一份泛黄的房产证。粗略一数,现金就有二十多万,存折上的余额更是让我心跳加速。
“要报警吗?”工长小声问。
工人们都眼巴巴地看着我,有人小声嘀咕:“这得有多少钱啊...”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翻看那些证件。房主姓名写着“李桂芳”,正是原房主的名字。存折的最后一笔交易记录停留在五年前,看来这笔钱已经被遗忘很久了。
那一刻,我的内心经历着天人交战。这笔钱足够让我们提前还清部分房贷,或者买辆代步车,甚至还能剩下一大笔。妻子得知后,在电话里激动地说:“这是老天给我们的新婚礼物!”
但看着那份泛黄的房产证,我想起了自己的爷爷奶奶。如果他们省吃俭用攒下的养老钱就这样不翼而飞,该有多着急?
最终,我做出了决定。我当着所有工人的面,把铁盒重新封好,正色道:“这是原房主的财物,我们不能动。师傅们,今天的事情还请大家保密,我会妥善处理。”
我按照房产证上的信息,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李奶奶的子女。没想到对方态度冷淡:“老太太都去世三年了,这些东西你要扔要留自己看着办。”就挂断了电话。
无奈之下,我只好把钱和存折都存进了银行保险箱,然后把那个墙洞重新补好粉刷。这件事就像没发生过一样,连妻子我都让她不要再提。
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如期搬进了新房,开始了甜蜜的新婚生活。偶尔想起那笔钱,我会开玩笑地对妻子说:“咱们可是守着金山过苦日子呢。”
三年后的一个周末,门铃突然急促地响起。我打开门,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站在门口,她拄着拐杖,衣服虽然旧但很整洁。不等我开口,她就激动地用拐杖指着我说:“小偷!你这个小偷!住着我的房子,花着我的养老钱!”
我愣住了,随即反应过来:“您是...李桂芳奶奶?可是...您不是已经...”
“我没死!我那不孝子巴不得我死呢!”老人泪流满面,“他们把我送进养老院,就说我死了,然后把我的房子卖了...”
我赶紧把老人扶进屋里,给她倒了杯热水。听着她断断续续的讲述,我才明白过来:老人的子女为了独占房产,三年前伪造了死亡证明,把还有自理能力的母亲送进了郊区的养老院,然后把房子挂牌出售。
“那笔钱是我攒了一辈子的养老钱啊...”老人颤抖着说,“我攒着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没想到...”
我立即驱车带着老人去了银行。当保险箱打开,看到完好无损的铁盒时,老人激动得老泪纵横。她紧紧抱着铁盒,不停地向我道歉:“孩子,对不起,奶奶错怪你了...”
后来,在律师的帮助下,李奶奶成功要回了自己的房子。她的子女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搬走那天,李奶奶拉着我的手说:“孩子,这房子我还是要卖,但只卖给你。要不是你,我这把老骨头就要在养老院孤零零地等死了。”
如今,我们依然住在这套房子里,不同的是,我们有了一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奶奶。每到周末,李奶奶都会来家里吃饭,她说这是她最幸福的时光。
看着她和妻子在厨房里边做饭边聊天的背影,我常常想起那个藏在墙里的铁盒。很庆幸,当初我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因为这世上,有些东西远比金钱更珍贵。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素材来源于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