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餐饮业隔油设备的核心工作原理是利用油水密度差异实现自然分离,再通过 “预处理 - 强化分离 - 集油排油” 的模块化设计,解决餐饮废水含残渣、油脂浓度高、易凝固的痛点,具体拆解如下:
![]()
一、核心工作原理:油水分离的底层逻辑
餐饮废水中的油脂(动植物油、少量乳化油)密度(0.91-0.93g/cm³)远小于水(1g/cm³),在无剧烈扰动的环境中,油脂会自然上浮至水面,水则留在下层,设备通过控制水流速度、延长停留时间,让这一过程更充分。
二、完整工作流程(按模块拆解)
1. 预处理模块:拦截残渣,保护核心分离区
• 核心组件:前置格栅(孔径 5mm 以下)、稳流板
• 工作过程:餐饮废水先流入进水区,格栅拦截骨头、菜叶等大颗粒杂质(避免堵塞分离模块),稳流板(开孔率 30%)减缓水流冲击,让废水平稳进入分离区。
• 设计依据:符合 CJ/T 295-2008 标准,残渣截留效率≥90%,对应之前 20m³/h 设备的细格栅设计。
2. 核心分离模块:油脂上浮,实现油水分层
• 核心组件:分离腔(含斜板 / 斜管)、流速控制结构
• 工作过程:
a. 平稳后的废水进入分离腔,水流速度被控制在≤0.015m/s(重油污≤0.008m/s),避免流速过快裹挟油脂。
b. 分离腔内的斜板(倾角 45°-60°,间距 8-12cm)增加了分离面积,油脂颗粒在斜板表面快速聚集上浮,停留时间≥30 分钟(常规场景)或 60 分钟(重油污),确保分层彻底。
c. 乳化油(如火锅废水)场景会新增气浮系统,通过溶气泵产生微小气泡,吸附乳化油颗粒一起上浮,去除率提升 30% 以上。
![]()
3. 集油排油模块:收集油脂,防止二次污染
• 核心组件:集油槽、加热管、刮油装置
• 工作过程:
a. 上浮的油脂聚集在集油槽(位于分离腔顶部,容积≥24h 产油量),避免回流。
b. 加热管维持集油区温度在 40-50℃,防止油脂凝固结块,符合 CJ/T 295-2008 标准要求。
c. 自动刮油装置(链条式刮板,转速 5m/min)定期将油脂刮至排油口,流入集油桶;简易款为手动排油,需每日清理。
4. 出水与辅助模块:达标排放,保障设备稳定
• 核心组件:挡油板、出水管道、取样口、排泥口
• 工作过程:
a. 下层达标废水(含油量≤15mg/L)经过挡油板二次拦截残留油脂后,通过出水管道排入市政管网。
b. 分离腔底部设排泥口,定期排出沉积的污泥(每 30 天 1 次);出水端预留取样口,方便检测水质是否符合 GB/T 31962-2015 标准。
![]()
三、不同类型设备的原理差异
![]()
四、原理与标准 / 案例的关联
• 分离效率:通过 “低流速 + 长停留 + 斜板强化”,常规型设备除油率≥97%,对应 GB/T 30818-2014 的二级处理要求。
• 场景适配:北方设备的加热模块、重油污设备的气浮系统,都是基于核心原理的场景化优化,和之前深圳美食街、中央财大的案例设计完全匹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