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一起,院儿里、街边上,转眼就落满了叶子。金黄的银杏、褐红的枫香,层层叠叠铺了一地,踩上去沙沙响。这景象虽美,却也提醒着我们:时节已步入深秋,农历的九月,也快见底了。今儿个一翻日历,心头一动——可不正是九月廿五了嘛,民间老话里,这可是一个需要留神的日子:“杨公忌”。
![]()
老话讲:“杨公十三忌,事事要回避”。这日子究竟有什么来头?咱们今天该注意些啥?一起来听听老传统里的智慧,既长见识,也图个心安。
先说说“杨公忌”到底是怎么来的?
流传最广的说法,和古代一位杨姓老爷有关。他仗着有十三个儿子,口无遮拦,常说“就算每月没一个,也有一个陪我过年”的狂话。结果此言触怒天神,一年之内,十三个儿子相继离世。从此,那十三个日子就成了“杨公十三忌”,提醒后人:口满招损,谦逊才能保平安。
![]()
这十三个日子也很有意思,从正月十三开始,每月递减两天,如二月十一、三月初九……直到腊月十九,每月一个,循环固定。古人总结:“杨公忌,莫大意”,正是劝我们在这些日子里,行事要格外稳妥。
那么到了九月廿五,具体有哪些事最好“不做”?
一不做:口出狂言,高调炫耀
这天最忌讳说大话、炫富、显摆成就。老话讲:“杨公忌日不夸口,夸口容易惹风口”。做人低调一点,不是胆小,而是远离是非的智慧。
![]()
二不做:婚嫁喜庆,安排大事
“嫁娶若逢杨公忌,夫妻到头难相依”,虽是老话,但也反映古人择吉而行的观念。像结婚、订婚、搬家、入宅这类求“好彩头”的大事,尽量避开今日,选个良辰吉日,心里更踏实。
![]()
三不做:动土安葬,兴工破土
杨公忌也被视为“百事忌”,尤其不宜动土、装修、安葬。俗语说:“此日不安葬,安葬雪上霜;此日不动土,动土难稳当”。这些大事关乎家运长远,慎重选择吉日再进行,既合传统,也求心安。
![]()
四不做:晚归远行,深夜不返
此时已近深秋,寒气渐重。农谚说:“九月廿五夜,关门早一些”。老一辈认为这天阴气较重,晚上尽量不外出、不远行,早点回家陪伴家人,防寒保暖,也防“寒气侵体”。
![]()
除了“4不做”,民间还讲究“2要吃”:
一吃:面食
北方不少地方在这一天讲究吃面,面条象征“长寿平安”,吃一碗热汤面,有祈求顺遂、捆住是非的寓意。
![]()
二吃:素饺
有些地区会吃素馅饺子,形如元宝,象征“稳当纳福”,素馅则代表“心地清净,不惹尘埃”,呼应忌口舌、忌张扬的传统。
总结一下:
“杨公忌”看似传统,其实背后都是古人沉淀下来的处世智慧:劝人谦逊、教人谨慎、提醒人顺应天时。我们不必迷信,但可以从中汲取一份安心与从容。
今天九月廿五,你们那儿还有什么特别的习俗或禁忌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听过的老传统!#中国民俗择吉中的“杨公忌日”##杨公忌##素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