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这个看似常见的慢性病,正无声地侵袭着我们的日常。截至2024年,全球成人糖尿病患者总数约5.89亿。而在中国,患病率高达11.9%——相当于每8位成年人中,就有1位是糖尿病患者。
![]()
图源:参考文献1
而职场,这个占据我们每天三分之一时间的地方,正成为防控糖尿病的关键战场。
久坐、高压、不规律饮食、熬夜失眠……这些职场常态,正成为推高血糖的隐性推手。许多人在体检报告上第一次看到血糖异常的箭头时,才惊觉健康已亮起红灯。
11月14日是第19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延续“糖尿病与幸福感”,聚焦“糖尿病与职场”,口号是“了解更多,行动更多,关注职场糖尿病”。这不仅是一个健康议题,也是在提醒我们:关注糖尿病,不仅是关注一个疾病,更要关注如何在快节奏的工作中,守护每个人的健康与幸福感。
职场,已成为糖尿病的“重灾区”
全球约有4.3亿糖尿病患者处于劳动年龄。早在2015年,《中国职场糖尿病白皮书》就发出警示:职场人群已成为糖尿病的高发地带——患病率达3.6%,糖尿病前期比例更高达5.5%。
究竟是什么让职场人的血糖频频失控?根源在于不健康的工作环境与生活习惯的叠加效应:
高压工作模式:长期静坐、高强度脑力劳动、持续的工作压力,导致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直接影响胰岛素正常功能。
生活习惯“负债”:外卖依赖、高油盐饮食、奶茶“续命”、熬夜加班已成为职场人常态……这些习惯共同导致“三高”、脂肪肝等代谢问题在职场快速蔓延,为糖尿病发生埋下隐患。
![]()
忽视早期症状:大部分早期糖尿病没有典型症状,即使出现轻微的疲劳感、注意力下降,也极易被归咎于“工作太累”,从而错失早期干预的黄金时机。
更令人担忧的是,职场糖友面临双重压力:既要应对高强度工作,难以坚持规律监测和健康生活;又常因担心职业发展而隐瞒病情,承受额外心理负担。
4成人不知自己患病,别把这些信号不当回事
《柳叶刀》最新研究指出,全球有44%的糖尿病患者未被诊断。尤其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自恃身体强健,将异常信号简单归咎于“太累了”,殊不知,体内攀升的血糖正如“温水煮青蛙”,悄然侵蚀着他们的血管与神经。
想要及时发现糖尿病,识别症状非常关键。
口渴、多尿:总觉得口干、频繁上厕所,甚至晚上起夜2-3次,也要警惕高血糖问题。
多食:饿得快、吃得多,饭量明显多于同龄、同性别或同等劳动强度者。
体重下降:没有刻意减肥的情况下,体重明显下降。这是因为身体不能用葡萄糖供能,就会分解脂肪和蛋白质,时间一长,体重就会莫名减轻。
视力模糊:长期高血糖还会引起视网膜病变,引起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
![]()
伤口愈合慢:高血糖环境会损伤人体的修复能力,一个小伤口可能很久都好不了。
易感染:反复的牙龈发炎、皮肤疖肿或女性阴道感染,也可能跟高血糖有关。
黑棘皮症:颈部、腋下出现黑色天鹅绒般的色素沉着,怎么洗也去不掉,这种表现临床上称为“黑棘皮症”,黑棘皮症多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手脚麻木: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周围神经,刚开始可能是手脚末端感觉异常,之后还可能对灼热、疼痛的感觉减退。
疲劳: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葡萄糖没法被细胞利用,身体得不到足够能量,就会老觉得疲惫,哪怕睡够8小时,起来还是没精神。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早期患者并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因此建议35岁及以上的成年人应每年进行一次常规筛查。
预防糖尿病关键要会吃、多动
预防和管理职场糖尿病,并非需要颠覆性的改变,而是将健康意识融入每一个工作日常:
健康饮食:点外卖时,有意识地选择蔬菜占比高、烹饪方式清淡的食物;少吃冰淇淋、薯条、饼干等零食,在办公室储备一些坚果、水果作为健康加餐;用无糖茶饮、黑咖啡替代奶茶。
没事动一动:设置闹钟,每45-60分钟起身活动5分钟,去接水、远眺、简单伸展。利用午休时间散步15分钟;通勤时提前一站下车步行。
控制体重:做好体重管理,将体重指数(BMI)维持在18.5~24之间。如果超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减重。
![]()
“管”好压力:通过深呼吸、正念冥想、听音乐等方式为大脑“减压”;保证规律睡眠,尽量11点前休息;培养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为生活留白。
健康从来不是工作的代价,而是高效工作的基石。 当我们把最宝贵的时间献给事业时,更需要用健康来支撑这份投入。
从今天开始,少坐一会儿、多动几步、吃得巧一点、睡得早一点——这些微小的改变,正是你在职场长征中为自己筑起的最坚固的健康防线。
![]()
图源:摄图网
参考文献:
1.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IDF Diabetes Atlas 11th Edition.Available from:
https://diabetesatlas.org/resources/idf-diabetes-atlas-2025/
2.张广有.职场人群成糖尿病高发人群——《中国职场糖尿病白皮书》发布[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2015(22):1.
3.《202年职场人“健康负债”白皮书》.艾瑞咨询
4.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 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16-139.
5.Stafford LK, Gage A, Xu YY, et al.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cascades of diabetes care, 2000-23: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odelling analysis using findings from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8, 2025.
6.Type 2 diabetes.Feb. 27, 2025.Available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type-2-diabetes/symptoms-causes/syc-20351193
7.CDC.Type 1 Diabetes.MAY 15, 2024.Available from:
https://www.cdc.gov/diabetes/about/about-type-1-diabetes.html
8.CNN Health.Nearly half of people with diabetes don’t know they have it, new study finds.SEP 10, 2025.Available from:https://edition.cnn.com/2025/09/08/health/diabetes-undiagnosed-half-of-americans-wellness
本文旨在提供医学健康领域的一般信息,无法代替专业医疗建议、诊断或治疗。文章内容基于当前的医学知识和研究,但医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信息可能随时更新,因此建议读者获取最新的医学指导。如果您是患者,请在做出任何健康决策前咨询合格的医疗专业人员。本文中的信息不应作为自我诊断或治疗的依据,紧急医疗情况应立即寻求专业医疗服务;如果您是医务人员,本文内容旨在作为教育和信息更新的资源。在临床实践中应用本文信息时,应结合您的专业判断和患者的具体情况。
如果您还有健康相关疑问,
随时随地在线问诊,专业医生极速解答
![]()
在看点一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