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常听长辈讲起他们经历过的艰难岁月。那时物资匮乏、粮食紧缺,不少人靠 树皮、草根勉强维持生活。
我们好奇:树皮、草根真的能吃吗?能靠它们活命吗?
后来我们长大了,在课堂上才知道—— 是的,它们不仅能吃,有些甚至味道还不错。在上世纪 80、90 年代,这些“天然零食”更是农村孩子们的日常小点心。
但在众多可食植物中,有一种树特别特殊:它的果能吃、皮能吃,在饥荒年代甚至救过无数人的命。如今却越来越少见……
它就是——榆树
![]()
“榆木疙瘩”?别误会,榆树在北方可是宝!
很多人以为“榆木疙瘩”暗示榆树笨。但在北方农村,榆树却是 财富的象征。
为什么?因为榆树的果实像极了铜钱,被称为——榆钱(余钱),寓意吉祥、富足。
更重要的是:过去吃不饱的年代,榆树的果与皮,是实实在在的救命粮。
一句金句送给它
“当粮食不再是理所当然,树皮也能撑起生命的尊严。”
榆树到底怎么吃?两个宝贝最关键!
① 榆钱 —— 春天的鲜美小零嘴
每年春夏交接,榆树挂满一串串“绿色铜钱”。农村人会用长竹竿打下榆钱,回家做成各种美味:
榆钱饭
凉拌榆钱
榆钱饺子
榆钱馍馍
榆钱包子
口感鲜嫩,带着植物的清香。
我小时候也常爬上邻居家的榆树,一边摘一边吃,至今想起来都是满满的春天味道。
② 榆树皮 —— 饥荒年代真正的“救命粮”
榆树皮一年四季都能处理食用,但必须精细加工:
去外层粗硬树皮
✂️ 留嫩内皮切成小片
晾晒
捣碎、碾压
放入石磨反复研磨
过筛多次得到 —— 榆皮面
过去,人们会:
冲成榆皮糊充饥
做榆皮面条
蒸榆皮馒头
加工很累,需要耐心和力气,因此现在几乎没人愿意做。
如今只有陕西、山西等少部分地方仍坚持制作。
“榆皮面”消失了吗?没有,它成为了新的网红!
互联网时代让很多“老味道”重获新生。
在电商平台上:
榆皮面条能卖到 20元/斤
“榆皮饸烙面”成了地方特色美食热门
榆树,从过去的救命粮,摇身一变,成了 怀旧 × 健康的双重爆款。
榆树也再次告诉我们:
“当一种食物承载过苦难,它就永远值得被记住。”
⚠️别去剥马路边的榆树皮!
现代榆树多用于绿化、生态保护。随意剥皮会导致树木死亡,因此国家明令禁止这种行为。
想吃榆皮面,一定要购买正规加工的产品,切勿自己去破坏生态。
你吃过榆钱或榆皮面吗?
榆钱的春天味道
榆皮面的粗粮香气
榆树的老味道与新价值
你是否也有关于榆树的童年记忆?欢迎在评论区写下你与榆树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这份特别的怀旧味道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