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日本自民党与维新会联合执政协议中明确提出的“自卫队军衔名称修改计划”,将“恢复大佐军衔”,这一议题显然是自民党将要再度把日本引向邪路的重要信息。
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该计划将于2026年实施,将现行“1佐”正式改称“大佐”,并恢复“大尉”等旧日军军衔称谓。这绝非简单的名称调整,因为“大佐”二字是侵略历史记忆与军事扩张的实质性行为,要读懂这一计划的危险本质我们有必要需回溯“大佐军衔”的历史。
![]()
高市早苗
“大佐”军衔称谓系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军事近代化的产物。1872年日本颁布《陆军武官服役令》,确立“将、佐、尉”三级军官体系,“佐官”分为大、中、少三等,大佐为佐官最高阶,对应了西方军队的“上校”军衔。在旧日军编制中,大佐是对接战略和战术的核心层级,其权力不容小觑。
一般来看,陆大毕业的精英军官通常都会以大佐身份担任联队指挥官,掌握约3000人的作战力量,是战场战术决策的直接执行者,在参谋体系中,大佐则常出任师团或军级单位的作战参谋,深度参与战役计划制定。这种“战场指挥+战略参谋”的双重职能,使大佐成为旧日军侵略机器中运转最核心的部分,因此也是成为早期侵略各国的最为危害的直接群体。
![]()
旧日本大佐侵华
甲午战争到二战结束,大佐军衔始终与日本的对外侵略史紧密相连,或者说是发起的惨无人道的战争的直接参与者。甲午战争中,日军第一师团步兵第1联队大佐谷寿夫率部攻陷旅顺,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在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华北方面军参谋长大佐冈部直三郎参与策划“扫荡”恶行,他们恶魔般的制造“三光政策”导致无数中国平民被屠杀,血淋淋的悲惨历历在目,至今依旧让人无比愤恨,对当年日本侵略罪行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此外,题本对美国的太平洋战场中,硫磺岛守军指挥官大佐栗林忠道以“玉碎”战术驱使士兵与美军血战,造成双方数万人伤亡。据《日本陆军将官辞典》统计,二战期间日本陆军共有超过2300名大佐,其中80%以上直接参与过侵略作战,战后被列为战犯的大佐级军官达117人,这一军衔因此成为侵略暴行的重要符号,如今情况变得更为复杂。
1945年日本战败后,盟军占领当局主导的军事民主化改革中,旧日军军衔体系被彻底废除。1954年日本成立自卫队时,为规避“军队”属性,刻意采用淡化军事色彩的军衔称谓,将原“大佐”对应职级命名为“1佐”,并以阿拉伯数字标注等级,形成“与旧军队切割”的象征性姿态。这种称谓设计既是战后和平宪法“放弃战争权”原则的体现,也是对周边受害国历史情感的基本尊重。如今日本执政联盟突然打破延续70余年的惯例,绝非其宣称的“便于公众理解”“与国际接轨”那么简单,就是赤裸裸的想要重新组建当初侵略性质的武装架构。
现实背景看,恢复大佐军衔是日本军事右倾化的有计划和针对性的步骤之一。
自2012年以来,日本先后通过《安保法案》《防卫力强化法案》,突破“专守防卫”底线,并确立了“先发制人”的反击能力,2025年防卫预算再创新高,达到GDP的2.1%,远超“1%”的传统上限。至此自卫队的“军队化”特征日益凸显,从“维和行动”到“海外警备”,从“后方支援”到“前方部署”,其职能已无限接近正规军队。而恢复大佐、大尉等旧军衔,正是通过符号重塑强化自卫队的“军事身份认同”,为其突破宪法限制、实现“国防正常化”铺路。
![]()
有专家对此表示:正这是日本“构筑反击能力、重新走向海外的前奏”。
对曾遭受日本侵略的国家而言,这一举措是对历史的公然冒犯。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日本如此鬼迷心窍,故技重施,乱世界逆流而动,日方军国主义的抬头需要提高警惕。日本舆论也尖锐指出,这种“改恶”行为,对经历过战争的日本老人是情感伤害,对周边国家则是挑衅。
从地区安全格局看,恢复旧军衔将加剧东亚军备竞赛与信任危机。近年来,日本在军事领域的一系列动作已引发周边国家警惕:与美国强化“一体化作战”能力,在西南诸岛部署导弹基地,联合澳大利亚、印度开展军事演习。此次恢复大佐军衔,表面是称谓调整,实则是通过军事符号升级,向外界释放“强化军事存在”的信号。这种信号极易引发连锁反应,韩国已表示将“重新评估日韩军事合作尺度”,中国国防部也在例行记者会上强调“日方应尊重历史,避免采取刺激地区安全的举措”。在东北亚局势本就复杂敏感的背景下,日本的单方面动作将破坏地区安全互信机制,沦为军备竞赛的导火线。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计划在日本国内也遭遇广泛质疑。防卫省内部官员向NHK直言,“现有军衔体系已形成固定认知,突然更名将导致流程混乱,增加额外行政负担”;日本和平团体发起抗议活动,认为“与其在称谓上做文章,不如将经费用于改善自卫队员待遇,解决招兵难问题”。据《读卖新闻》民调显示,58%的日本民众对“恢复旧军衔”表示反对,认为“可能引发周边国家反感,损害日本和平形象”。执政联盟强行推进这一争议计划,本质上是为迎合右翼选民,将政治私利置于国家长远利益之上。
历史是最好的记忆。
旧日军大佐军衔所代表的,不仅是一个军事等级,更是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遗产。日本自卫队若执意恢复这一称谓,就是对“和平宪法”精神的背离,对东亚受害国人民的伤害,更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挑战。从“专守防卫”到“先发制人”,从“1佐”到“大佐”,日本军事政策的每一步调整,都在考验其是否真正汲取历史教训。
当前,东亚地区的和平稳定需要各国共同维护。日本应正视历史记忆,倾听国内外理性声音,停止推进可能引发地区紧张的举措。正如红井故事所纪念的“不忘来路才能行稳致远”,日本若无视自身侵略历史,在军事扩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将失去国际社会所唾弃。“大佐”军衔的复辟争议,再次提醒我们:历史不容篡改,和平需要警惕,任何试图为军国主义招魂的行为,都必将被付出惨痛代价,殷鉴不远,希望日本好自为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