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质量报
本报记者 王越
近日,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交易博览会暨国际地理标志产品交易博览会(以下简称“知交会”)开幕。华南农业大学、暨南大学、肇庆学院3所高校集中展示其依托“百校联百县”行动、深度服务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显著成效与创新实践,充分彰显了高等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为“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开展提供了生动范例和宝贵经验。
聚焦产业关键技术,注入乡村振兴“科技动能”。华南农业大学重点展示了其在粮食安全、荔枝与岭南水果产业升级、海洋渔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绿色低碳技术等关键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为加速先进适用科技成果在县域、镇域的转化落地,华南农业大学累计选派200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基层,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精准对接产业需求。为构建长效服务机制,华南农业大学与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携手,共建一批高水平的产业研究院,落地“永根科技站”、科技小院及试验示范基地等,通过“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创新与服务体系,有效促进科技、人才、资本等要素向县域乡村流动,成功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打造全链条服务,铸就区域品牌“金名片”。暨南大学国际地理标志研究中心展示了其在地理标志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卓越贡献。该中心创新性地采用“造血﹢输血”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机制,成功培育了一大批既熟悉国际国内地理标志运用制度和规则,又具备实操能力的实务型专业人才。
目前,该中心已构建起覆盖地理标志资源挖掘、品牌培育、申报认证、标准制定、质量管理、品牌运营、三产融合发展、乡村振兴规划、跨境电商及国际贸易等全链条的专业服务能力,拥有丰富的成功经验,尤其在处理疑难复杂的地理标志培育和申请案例方面展现出高超的专业水准,为地理标志产品和产业提供了从诞生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专业服务。
深化结对共建,绘就校地发展“双螺旋”。肇庆学院以“深度融入‘百千万工程’,扎实推进‘双百行动’”为主题,全面展示了其与肇庆市四会市、鼎湖区开展结对共建以来取得的丰硕成果。
为保障“双百行动”高效推进,肇庆学院成立了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共同担任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全校优质资源,并设立专项资金予以重点支持。截至目前,该校已组建了31支专家服务团队和数百支“百千万工程”青年突击队,立项支持校级科研专项29项。通过精准对接,肇庆学院落地校地共建项目35项,签署产学研合作协议33份,累计获批省市级科研项目16项,获得资助资金506万元,为“双百行动”的持续深入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