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红军博古拒绝王稼祥参加长征,毛主席大急:他是军委副主席,必须随军》中讲到:长征前夕,伍修权担任李德的翻译,多年之后,他回忆,说博古原本是不想带毛主席参加长征的——“当时已将他排斥出中央领导核心,被弄到雩都去搞调查研究”。
应该说,伍修权的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要知道,被留下来的,只有项英是和博古走得比较近的,其他的瞿秋白、陈毅、陈潭秋、贺昌、邓子恢、张鼎丞、谭震林、梁柏台、毛泽覃、何叔衡这些人,都是博古所不喜欢的。
瞿秋白曾先后请毛主席和张闻天去跟博古说情,请求跟随大部队转移,都遭到了拒绝。
大部队出发后,陈毅对瞿秋白的遭遇深表同情,让人牵了一匹好马去给他,让他骑马追大部队。
党性极强的他拒绝了,说:“中央要我留下,我还是留下吧。”
1935年2月,他在长汀境内被保安第14团钟绍葵部包围俘获,壮烈牺牲于1935年6月18日。
何叔衡也很想跟随部队长征,却得不到允许。
长征前夕,他去看望老朋友董必武,问董必武:“你愿意留在瑞金,还是愿意跟队伍走?”
董必武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跟队伍走了。”
何叔衡说:“我准备了2双很结实的草鞋,你呢?做了准备没有?”
董必武说:“我脚上穿的草鞋是新的,所以只准备了一双新草鞋。”
然而,何叔衡最终被告知不能随军行动,他大哭了一场,把自己的草鞋送给了董必武,把女儿何实山给自己织的毛衣送给了林伯渠,把一把小钢刀和在上海做地下党时买的怀表赠给了谢觉哉。
1935年2月,他和瞿秋白转移到福建上杭途中,遭遇国民党军,壮烈牺牲,时年60岁。
……
![]()
中央红军长征,虽然在湘江之战中折损了五万多人,但对于高级干部还是保护得很好的,到了陕北,随队的高级干部基本都保存下来,包括董必武、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这年老体弱的“长征四老”,以及因负伤只能坐担架行军的王稼祥等。
很多人因此会联想,如果毛主席留下没有随队长征,中国革命的结局简直是不敢想象。
但是,结合毛主席开创根据地的能力,以及他在第1次到第4次反“围剿”的战略战术来看,由他留地在中央苏区,他手中握有16000人的红军和数万地方武装队伍,则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之火一定熊熊燃烧于中国的南方!
当然了,拥有8万之众的中央红军,也可能会毁于博古和李德等人之手。
根据博古的侄儿秦福铨的著述,毛主席在长征前夕还真的向博古提出过申请,强烈请求留下打游击。
秦福铨的父秦邦礼曾于1938年与博古在武汉作过长谈,其中详细谈到了中央苏区、遵义会议等情况。
秦福铨所著,是从其父秦邦礼的回忆中来的,即“毛主席请求留下打游击”之说,极有可能更接近历史原貌。
试想想,中央苏区是毛主席亲冒矢石、披荆斩棘,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才开创出来的,博古等人说丢就丢,他岂能不心疼?
![]()
即秦著所述,毛主席先是劝博古不要让中央红军离开中央苏区,在遭到拒绝后,再自请留下打游击,可谓是合情合理。
但是,博古却担心毛主席留下会取代了项英的指挥权,甚至会搞成出大局面,取代中央,就没同意。
最后,出现了毛主席拯救了中央红军,而中央苏区完全丢失的局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