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什么是权力》,李筠著,后浪 |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
本书是一部面向初学者的政治学入门著作,从普通人的视角出发,通过通俗化的语言,帮助读者理解政治现象背后的逻辑机制。作者以假设的问题和可能的答案为枝干,以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案例为载体,一步步推演,深刻地揭示了政治学的种种抽象原理,说明了我们与政治如何密不可分,带你看清被表象遮蔽的政治世界。
>>内文选读
我们用一个思想实验来探讨一下“退出江湖为什么根本不可能”,这个实验的名字叫“令狐冲退出江湖项目”。1992年的电影《笑傲江湖2:东方不败》里有这样一个著名桥段:令狐冲带着师弟师妹们一路高高兴兴、打打闹闹、说说笑笑去隐居,准备退出江湖,半路遇到任我行,令狐冲说起要退出江湖,任我行哈哈大笑说: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怎么退出?!
让我们试着帮令狐冲把退出江湖进行到底。令狐冲和师弟师妹们甚至都没有和东方不败纠缠就成功地找到了一处秘境,找到了属于他们的桃花源。我们假设他们找到了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说的桃花源。桃花源与外界隔绝,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而且游客出去之后即便处处标记,也没能重新找到桃花源。桃花源中人与世上的人不在一起了。那桃花源中是什么景象呢?里面的人口规模大约与一个小村子相当,“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看来这个封闭的小村日子过得不错,既有相对充足的资源解决衣食供给,也有非常和谐的人际关系,江湖在其中似乎被铲除了——不需要组织,也没有权力,自然也就不会有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政治消亡了。这几乎是所有刻画理想社会的幻想家们的共同目标。
但桃花源这样的无政治社会其实非常脆弱,它无法抗击桃花源内外的双重政治攻击。外部,陶渊明为桃花源设计的与世隔绝很容易被攻破,现在地球上的每一寸土地都可以被人造卫星查得清清楚楚,几乎任何一片土地、海洋、天空都被某个国家的主权笼罩着。南极洲即便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也有许多国家签订了条约,约好了大家共同和平利用——南极无主权恰恰是主权达成平衡的结果。陶渊明(令狐冲)想与世隔绝,是想造一个国中之国吗?是想造一块法外之地吗?面对强大的国家主权,没有一个村子能够独善其身。
更重要的原因其实在内部,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如果令狐冲真的找到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他们也仍然迟早会被时间打败。早,是因为这个地方自然条件太恶劣,养不活他们,他们又不愿意出去,于是全都饿死了,成了对抗政治的烈士。晚,可以展开了说说。桃花源的自然条件很好,物产丰富,他们在这里生息繁衍,繁荣兴旺。日子好了,人口自然就多了,每个人能得到的物产就会变得相对匮乏,抢夺苹果的敌意迟早会在第一个人心里浮现,政治由此死灰复燃。人因为生存斗争而联合,联合就是组织,组织就离不开权力,这一整套逻辑的支点和起点就是抢夺苹果的敌意。给我一念敌意,我就能撬动政治。
![]()
图源:视觉中国
回想任我行对令狐冲的反驳,“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恩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抢夺苹果的时候所站的不同地位形成的关系,它只要在第一个人心里出现,就会迅速感染其他人,人与人之间很快就会出现充满恩恩怨怨的江湖。著名政治哲学家卢梭甚至把这样一个因为占有物品和其他人建立起关系的人看成“文明的奠基者”,他说,“谁第一个把一块土地圈起来并想到说‘这是我的’,而且找到一些头脑十分简单的人居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者”。
桃花源无论是繁荣兴旺还是衰败没落,都会很自然地触发人对物品的占有,人心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定位和算计就启动了,这个始作俑者自然会去夺取人与人之间关系当中的优势地位,凝聚权力、建造门派的行动就会展开。这就是政治,而反对他的人团结起来对抗他的行动同样是政治。好好一个桃花源,可能不会毁于令狐冲他们第一代移民生存的艰难,却必定会毁于他们子孙的繁荣兴旺,在这条路上,任何人有了占据对他人的优势地位的想法,桃花源就会开始土崩瓦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这句话狠就狠在它点破了政治的根据地不是某个物理意义上的空间,而是人心。
![]()
桃花源真的存在吗?
那么,物质的丰富能够克服人心不足吗?一旦物质丰富到不用区分“我的”还是“你的”,我们所有人都在物质上处于优势地位,政治是不是就消失了?政治学和经济学一样,非常看重“资源稀缺性”假设,世界上的一切资源都永远不可能是充分的。政治学的“资源稀缺性”假设,比经济学的还要强硬,还要接近事实,因为政治当中的首要资源是权力。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各种经济资源都会在特定范围内、特定条件下、特定时段里出现不稀缺的情况,比如对于第一批踏上北美新大陆的英国移民来说,土地完全不稀缺。不过,不稀缺从来都是极为短暂的状态,稀缺仍然是普遍的。经济学为了消除这种接近不稀缺的短暂状态对基本假设带来的重大威胁,甚至改动了稀缺性的定义,稀缺性从客观的资源不充足变成了主观的人心不满足。一旦植根于人心,就没有任何资源可能是充足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心不足蛇吞象”。
政治学几乎不需要面对经济学的这种困扰,因为权力从来都是稀缺的,在人与人的关系当中,优势地位永远是稀缺的。假设地球上只存在两个人,鲁滨逊和星期五,鲁滨逊有权力,星期五服从,权力对于星期五就是稀缺的。权力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对等关系;只要有不对等,就有优势的一方和劣势的一方;只要存在不对等的双方,权力对他们来说就是稀缺的;拥有权力的,不想失去,没有权力的,想要夺取。所以,权力只要存在,它就是稀缺的。劣势方的权力稀缺必定会促使他行动,摆脱劣势,这必然导致优势方也认为自己的权力是稀缺的,必须通过行动不断巩固自己的优势地位。双方的斗法会不断升级,越是升级,权力在斗争过程中就越是稀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掌握权力的人,权力也是稀缺的。在政治当中,权力永远处于高度稀缺的状态。如此一来,在政治当中,以权力资源的丰富来克服人心的不足,这一思路就是一条永远行不通的死路。要解决土地的稀缺问题,我们移民火星之后可以每个人都分一大块,每个人都享受充分的物质资源或许还有微弱的可能,而到了我们移民火星之后,火星总统的位子仍然只有一个。
![]()
电视剧《笑傲江湖》剧照。
这个时候我们再回头检视一下令狐冲的桃花源,就会发现权力天然的高度稀缺性会让它迅速变回江湖,恐怕都等不到他们饿死成为烈士。如果要保证桃花源不再是江湖,导致江湖险恶的根源——权力——就必须被彻底消灭。令狐冲怎么消灭权力呢?他跟师弟师妹们语重心长地讲:我们以后所有事情都商量着来,桃花源里没有命令-服从的关系,没有暴力的威胁和强迫。他必须在桃花源里让所有人都不想起权力。但很快,权力就会被重新想起来:师弟师妹们去开荒,由于令狐冲不在现场,他们因为某个具体问题发生了争执,这个时候,听谁的?听大师兄的,回去找令狐冲。师弟师妹们因为解决争端的需要,自发地找回了权力——著名政治哲学家洛克说,人与人之间有政治和权力,就是因为人与人之间必定会有纠纷,得有裁判来裁决。不过还好,令狐冲的师弟师妹并没有抢夺权力的敌意,但他们因为需要裁判,已经重回政治,这种政治可以没有阴谋诡计,没有兵戎相见。
但是,如果有师弟不认可令狐冲的裁决,就会出现一连串的麻烦:令狐冲必须以武力强制执行他已经做出的裁决吗?如果拒不执行裁决的师弟要离开桃花源,令狐冲要不要阻止他?难道他不会把外人引来吗?如果师弟要另立山头,分裂革命,带一拨人马干自己的桃花源,令狐冲要不要阻止他?这不就又成了两派相争吗?
令狐冲脑子里迅速展开“权力的计算”,他设想了发生争执的桃花源里“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的所有可能的情形,他意识到了权力对桃花源具有根本的破坏性,于是他使出了独孤九剑,师弟人头落地。用鲜血祭旗之后,令狐冲郑重地明令规定:从今往后在桃花源里谁都不许破坏大家商量好的以及他做出的裁决。他是在以绝对的武力和权威保证桃花源不被江湖污染——谁都不能再想起权力这个东西。但这样一来,他就已经是实实在在掌握权力的人了,他成了桃花源里的门派老大,他已经在桃花源里复活了政治。而且,“禁止想起权力”的明令会让桃花源走上一条邪路:它禁止所有人思考“为什么要服从”,成功之后,所有人都成了只会无脑服从的木头人,江湖倒是被消灭了,但有想法、有意愿、有活力的人也全都被消灭了。这样的桃花源根本就不是人间仙境,而是“美丽新世界”那样的极权主义人间地狱。满怀美好愿望的令狐冲遇到了一个自己根本无法克服的悖论:不动用权力,就无法彻底消灭权力;动用权力,权力就不是被消灭,而是被制造,而且很可能制造出权力的怪胎。
令狐冲退出江湖的桃花源实验必定以失败告终。他和很多理想家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让一个好地方“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江湖之所以无法退出,政治之所以消灭不掉,是因为它们植根于人性,想要把人性变得完美,从而消灭江湖、消灭政治,只会让本已问题多多的人性变得更加扭曲。而扭曲的人组成的“桃花源”,将是一个比江湖更加卑劣和肮脏的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