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诗歌/理论/创作/技巧/常识
象征主义诗歌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兴起于法国、后影响全球的重要诗歌流派,其核心特点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以“象征”为核心表达手段
象征主义反对直陈其事,主张通过具体可感的意象(象征物)来暗示、隐喻抽象的情感、理念或潜意识。例如:波德莱尔在《恶之花》中用“腐尸”象征现代文明的腐朽,马拉美以“天鹅”象征艺术的永恒与孤独。这些意象并非字面意义,而是承载深层精神内涵的“密码”。
二、强调主观情感与内心世界
诗人关注个人的内心体验、梦境、潜意识与神秘感受,而非外部现实。诗歌常呈现一种内向、忧郁、神秘甚至病态的氛围,反映现代人的精神异化与灵魂困境。
三、追求语言的音乐性与暗示性
象征主义高度重视诗歌的音律、节奏与语言的暗示力量:
推崇“为艺术而艺术”(l'art pour l'art),认为诗歌应如音乐般纯粹,善用朦胧、含蓄、多义的语言,营造“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常采用自由诗体,但内在韵律严谨(如马拉美的“诗是语言的炼金术”)。
四、反对理性,崇尚神秘与超验
象征主义诗人普遍怀疑理性主义,转而探索宗教、神话、通灵、颓废美学等领域,试图通过诗歌打通现实与超现实的界限。例如:兰波主张“成为通灵者”,通过感官错乱抵达“未知”,魏尔伦强调“音乐先于一切”,追求不可言说的意境。
五、对现代文明的批判与疏离
许多象征主义诗歌以颓废、丑恶、病态为题材,实则是对工业社会、资产阶级价值观的深刻批判。波德莱尔称现代城市为“一座巨大的监狱”,其诗歌充满对现代性的反思。
代表诗人与作品
夏尔•波德莱尔:《恶之花》(1857)——象征主义的开山之作
斯蒂芬•马拉美:《牧神的午后》《骰子一掷永远取消不了偶然》
保罗•魏尔伦:《无言的浪漫曲》
阿尔蒂尔•兰波:《醉舟》《地狱一季》
推荐诗歌创作理论书籍
往期诗论
格命草
![]()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7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六)(七)》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第六辑)(第七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700篇,95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3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5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70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购买《格命草诗评全辑》电子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详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