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2日 总第1097期
值日编辑:贾丽豪 曹寅聪
审核:毛雅欣 杜大壮 叶维杰
执行主编:陈卓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
爆炸发生后,巴司法鉴定专家检查车辆残骸。图源:《黎明报》
综合《黎明报》《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华盛顿邮报》11月11日、12日报道,印首都新德里红堡遭恐袭后次日,巴基斯坦首都亦遭袭,舆论担忧两国紧张关系或再度升级。11月11日,巴首都伊斯兰堡地区法院与巡回法院所在司法大楼外发生自杀式爆炸袭击,造成12人死亡、至少36人受伤。这是伊斯兰堡首都区近三年来首次遭袭,也是巴中心地带近十年来遭遇的最严重袭击。“巴基斯坦塔利班运动”(TTP)宣传对袭击负责,这是该组织时隔11年首次针对平民实施的大规模蓄意袭击。报道称,当日下午一名袭击者试图闯入法院未果,遂在司法大楼外引爆炸弹,事发地点距巴议会大厦、总理办公室及西方国家驻巴使馆不远。袭击发生后,巴总理夏巴兹指称“印‘代理势力’巴塔利用阿富汗领土对巴公民发动恐袭,应受严厉谴责”。巴内政部长也向阿方表示,若阿未能有效遏制极端势力,巴方将不得不采取行动。对此,印驳斥巴方对其“支恐”指控,阿方虽谴责此次恐袭,但未回应其他指控。自2022年巴塔终止与巴政府的停火协议后,巴境内恐怖活动呈上升趋势。值得注意的是,11月10日,即巴首都区遭袭前一日,印首都新德里附近的红堡发生汽车爆炸事件,造成至少13人死亡、20人受伤。这是印首都13年来首次遭遇爆炸袭击,印方将其定性为恐袭,并认为该事件与巴武装组织“穆罕默德军”高度相关。印巴首都在24小时内相继遭袭,令外界愈发担忧两国紧张关系再度升级。
NEWS
![]()
印度印刷电路板(PCB)市场。图源:UnivDatos
印《经济时报》11月10日报道,印度印刷电路板(PCB)制造业规模预计在2030年突破140亿美元($14 billion)。印电子工业协会(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of India)与反馈咨询公司(Feedback Advisory)联合发布报告指出,过去三年印PCB本土产量以27.3%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快速增长,至2030年可望贡献印政府“1500亿美元($150 billion)电子元件制造”目标的约10%。印PCB产业增长动力主要来自强劲的国内需求、自2024年3月起对进口PCB裸板征收的30%反倾销税政策、系统性的产业政策支持。印通过“生产挂钩激励计划”(PLI)、“电子制造集群”(EMC)、“电子元件与半导体生产促进计划”(SPECS)、“电子元件制造计划”(ECMS)等举措,批准并推动多个PCB制造项目落地与工厂建设,显著提升中低端PCB产能。值得注意的是,印PCB产业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中国、泰国进口。2024-25财年,印PCB总需求约为42亿美元($4.2 billion),其中本土制造仅贡献约6亿美元($600 million)。报告指出,为确保印PCB行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应加快投建至少10-12座大型PCB工厂(单厂年产能约100万平方米),并同步发展多层柔性PCB产线,打造高度一体化的PCB制造生态体系,助力印从PCB主要进口国转型为全球制造中心。
NEWS
![]()
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与阿尔西斯公司(Alcis)对阿富汗罂粟种植面积的估算。图源:《日经亚洲》
《日经亚洲》11月11日报道,阿富汗鸦片种植量因阿富汗塔利班禁令骤减,但巴基斯坦、伊朗的种植活动却明显上升。阿塔重新掌权后实行全面禁毒政策,至2025年,阿境内罂粟种植面积仅剩约1万公顷,较禁前的超20万公顷大幅下降。阿塔禁毒令带来两方面重要影响。一是导致罂粟种植向邻国转移。一方面,禁令下被边缘化的阿农民向巴地主传授种植技术与经验,导致2025年巴罂粟种植面积显著扩大,仅俾路支省两个小区域的种植面积就超过8000公顷。另一方面,阿鸦片类药物价格走高,迫使伊朗人寻求更便宜的本土供应,种植活动因此蔓延至伊朗。二是鸦片的区域性扩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欧洲对植物类毒品的供应短缺风险,减少吸毒者因海洛因短缺转向芬太尼等强效合成阿片类药物的可能。然而,阿仍面临罂粟种植反弹风险。巴伊两国加大对阿富汗人的驱逐力度,导致阿侨汇锐减,加剧阿国内资源与就业竞争,间接提升罂粟种植的吸引力。此外,阿塔与巴局势持续紧张,或为毒贩提供可乘之机,助长跨境毒品贸易。
NEWS
![]()
11月4日,消费者在科伦坡比亚迪汽车展厅外举行抗议。图源:Newswire
综合印《经济时报》、斯《每日镜报》11月5日、11日报道,斯里兰卡上诉法院责令海关加速放行此前扣押的比亚迪电动汽车(EV)。自2025年7月起,斯海关以申报参数不实为由,已扣押至少三批、总数超2000辆比亚迪电车,据称这些车辆申报的电机功率(100千瓦)低于实际功率(150千瓦)。按现行税则,这一功率差异意味着每辆车少缴约400万斯里兰卡卢比关税。对此,斯进口商约翰·基尔斯CG汽车公司(John Keells CG Auto)8月向斯上诉法院提交请愿书,要求海关放行1000辆被扣押电车。法院随后指示海关在该公司提供银行担保后放行车辆,并对电机实际功率开展检测。然而,消费者质疑该企业在提交保函方面存在拖延。11月11日,根据上诉法院最新裁决,斯海关同意在银行担保和企业担保的基础上率先放行625辆比亚迪电车。据悉,自斯2025年2月解除长达五年的私家车进口禁令以来,中国新能源汽车迅速进入当地市场,其中比亚迪表现尤为突出,在三个月内便占据斯近90%的电车市场份额,在斯整体汽车销售中占比超过10%。
NEWS
![]()
莫迪会见不丹国王旺楚克。图源:《印刷报》
印《政治家报》11月11日报道,印总理莫迪11月11-12日访问不丹,宣布多项双边合作项目。一是为印不联合开发的装机容量102万千瓦(1020 MW)的潘纳桑曲二级水电站项目(Punatsangchhu-II)揭幕,该水电站预计今年全面投运,将使不丹发电能力提升40%。二是宣布重启120万千瓦(1200 MW)的潘纳桑曲一级水电站(Punatsangchhu-I)主坝工程建设,并加强两国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能源储存、绿色氢能等领域的合作。三是向不丹提供400亿卢比(Rs 4000 crore)信贷额度,用于扩大印在不丹的能源投资。四是同意在不丹南部盖莱普(Gelephu)跨境经济特区附近的哈蒂萨尔(Hatisar)新设移民检查站,便利两国人员与物资往来。五是在印度教圣地瓦拉纳西(Varanasi)为不丹建设寺庙及招待所提供土地。此外,印不还签署三项谅解备忘录,强化能源、卫生、医疗、科技、防务等领域合作。
NEWS
![]()
图源:《日经亚洲》
《路透社》《日经亚洲》11月11日报道,在印国内外多重因素推动下,塔塔电力公司、阿达尼集团等印行业巨头正加速布局电池、太阳能晶片(solar wafers)、硅锭(ingots)等领域项目。塔塔电力公司方面,计划建立全印最大的太阳能晶片与硅锭制造厂,规划产能达1000万千瓦(10 GW)。目前,塔塔电力已拥有490万千瓦的集成电池与组件制造产能,待晶片和硅锭工厂建成后将实现对太阳能电池产业链的全覆盖。阿达尼方面,宣布将在古吉拉特邦西部建设全印最大的电池储能系统(BESS),容量达353万千瓦时(3530 MWh)。该集团还计划在2027年3月前新增1500万千瓦时(15 GWh)的BESS储能容量,并在未来五年内将总容量扩展至5000万千瓦时(50 GWh)以上。此前,阿达尼集团已在2023年承诺未来10年投入1000亿美元($100 billion)推动绿色能源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印企对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热度受国内外多重因素推动。2025年7月,印提前5年实现“50%电力产能来自非化石燃料”的阶段性目标,并提出“在2030年将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提升至500万千瓦(500 GW)”的目标。同时,美对印太阳能组件加征关税,叠加莫迪政府降低供应链对华依赖的政策取向,促进印企将投资重点转向电池、太阳能晶片、硅锭等关键环节。
NEWS
![]()
佐赫兰·马姆达尼(Zohran Mamdani)。图源:GETTY IMAGES
《大篷车》杂志11月11日发表题为《莫迪对马姆达尼胜选的沉默揭示了印度教民族主义支持者的恐惧根源》的文章认为,莫迪政府对马姆达尼的胜选保持沉默,暴露出印度教民族主义的核心困境:当面对一位集印度血统、穆斯林身份、进步理念与国际成就于一身的复合型人物时,其力图构建的单一宗教民族认同便呈现出根本的排他性与现代性悖论。本文作者苏尚特·辛格 (Sushant Singh)系耶鲁大学讲师、《大篷车》杂志顾问编辑。
马姆达尼在六月纽约市长民主党初选中取得历史性胜利的数小时后,印人党议员兼演员坎加娜·拉瑙特(Kangana Ranau)便在社交媒体上对其发起攻击。她转发一段马姆达尼曾抗议在遭拆毁的巴布里清真寺原址修建罗摩神庙的视频,宣称马姆达尼“准备消灭印度教”,并嘲讽其名字“更像巴基斯坦人而非印度人”。
印度教右翼对马姆达尼的怒火,折射出莫迪治下的政治逻辑:唯有向莫迪低头、拥抱印度教民族主义、对1992年阿约提亚事件和2002年古吉拉特事件保持沉默,印度血统方才被允许“庆贺”。
莫迪对马姆达尼历史性胜利的刻意缄默同样意味深长。马姆达尼恰恰体现了印度教右翼数十年来竭力否认的现实。在政治纲领上,马姆达尼始终坚持民主社会主义议程,主张冻结租金、普及儿童保育、公交免费以及向富人加税,这直接挑战被视为莫迪经济模式最佳注脚的“裙带资本主义”。与此相对照的是,莫迪热衷出席全球保守派场合、讨好亿万富翁,却在公共政策层面乏善可陈,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在意识形态上,马姆达尼作为反建制派候选人,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核心城市重塑政治版图;而莫迪则不断集中权力、削弱联邦体制、模糊政教界限。二十年来,印度教建制派或以缄默,或以“罪有应得”的暗示,试图抹除古吉拉特邦穆斯林及其苦难的记忆。而马姆达尼的存在、他的成功,以及他对古吉拉特穆斯林血脉的自信公开,彻底击碎了这一叙事。
在莫迪治下的印度,多元被为软弱,异见被视为背叛。马姆达尼的胜利令印度教右翼感到不安,因其证明他们的世界观既非必然,更非普世。一位印裔青年能够在全球舞台推行进步议程、公开承认穆斯林身份、为边缘群体发声,同时取得辉煌的政治成功。而印度教民族主义工程却需要持续边缘化穆斯林群体,需要将进步政治污名化为“反民族”,并把一切挑战莫迪权威的人贴上“叛国”的标签。
*阅读今日日报,请关注“南亚问题研究小组”微信公众号
本期编辑:龙风穆
本期审核:单敏敏 范家菀
*前往公众号后台发送“编译”,即可查看往期编译合集
更多内容请见↓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下宝贵的意见或建议,但请务必保持友善和尊重,任何带有攻击性和侮辱性语言的留言(例如“阿三”)都不会被采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