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不要情节?不要“沉浸式”?剧场可以“自定艺”

0
分享至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上观新闻)



成年观众能不能在表演区域随意走动?大量运用声光技术的“无情节”表演,应该出现在美术馆还是剧场?观众看到“带有真人表演的装置作品”,还是“以大型装置作为舞美的特殊表演”?这些是上海国际艺术节新创艺术品牌“ARTRA自定艺”带给观众的开放式挑战,上海国际艺术节作为全世界文化创新的竞技场,让观众也投身艺术家的创作风暴。


澳大利亚露西·格林舞团的《钟摆》和日本媒体艺术家高谷史郎的《切线》相继于11月13日和14日首演,连同早先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的真锅大度作品《+1+1+1+》,这三个节目形成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特别的展演组合。艺术节从2023年起开启两年一度“ARTRA自定艺”,尝试在高科技、跨学科、跨媒介的创作背景中重新定义舞台艺术。今年的《钟摆》和《切线》曾是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节目,两者的共性是艺术家在特定的环境里对“时间”的感受。露西·格林和高谷史郎是创作者,也是面向观众的邀约者,他们邀请观众参与到他们的观察中。所以,这些作品连带今年的“ARTRA自定艺”,不仅是对传统戏剧剧场的反叛,也向时下流行的各种“沉浸式体验”发起挑战——不要情节,不要想象式的代入,不要沉浸在被制造的幻觉中,艺术家在剧场里寻找新的表达,观众在同一个空间里发现新的感知,这是一场艺术家和观众共同完成的“从传统/常规剧场突围”。

突破“观看”的框

《钟摆》的编舞露西·格林年轻学习古典芭蕾,她尊重严厉的肢体训练,但也困惑:“它让我觉得身体被框住了。”从芭蕾转向现代舞、从舞者转向编舞的过程,露西最初突破“被框住的身体”,继而突破“被框住的舞蹈和舞台”,现在,她渴望观众一起突破“观看”的条条框框。

30多年前,她在纽约学习时意识到编舞最重要的一点:“舞蹈是被看见的,舞蹈动作永远被观看者定义。没有任何一个身体是孤立的,舞蹈的意义只存在于互动的关系之中。舞蹈的本质不是技巧和动作的排列组合,而是等待被观看者、被公众解读的社会语言。”


这个创作观念延续到《钟摆》中。这个作品的表演区域内悬挂放置39个钟摆,每个配备声光传感器,舞者们将不断抛掷和接住这些钟摆,并且在钟摆摇晃时尽量躲避,避免碰撞。舞者做抛物、接住和躲避动作时,动态的声光反馈被触动,场内的灯光和声音会随肢体动作变化,身体、钟摆、灯光和声音将融合成特殊的、关于时间流逝的节拍。这是一场“开放式观看”的演出,观众不需要端坐着,可以自由地在表演区域外围走动,自主地选择观看的视角。露西透露,《钟摆》的创作源自她在2020年居家无法外出,她在受限的空间里思考“身体”和“环境”的关系,现在,她希望《钟摆》能让更多观众分享或加入这场特别的讨论。

要观察,不要沉浸

高谷史郎的愿望也是“让观众突破观看惯性”。他说:“我不希望观众‘沉浸’在《切线》的演出中,我期待他们是保持距离的、警醒的观察者,他们和我一起观察光、声音和时间,我们将对剧场里用技术制造的景观产生新的感受,感受——而非沉浸——才是最重要的。”


作品名《切线》,意思是太阳创造的晨昏线,也就是第一缕光照亮地球或最后一缕光远离地球的时刻。高谷史郎和作曲家坂本龙一相识于1990年,两人从2007年频繁合作,高谷曾给坂本发短信:“我俩一直围着时间的主题打转呢。”坂本回复:“我们居然挺一贯的。”这种一贯持续到坂本离世,在高谷对坂本表达创作《切线》的想法时,重病的坂本已经不可能担任作曲,而最终,高谷发现坂本弥留时写下的专辑《12》仍是最适合《切线》的音乐,仿佛这个作品是命运为这对艺术家组合安排的尽头。观众将在剧场里看到一个精心设计的灯光装置沿着圆形的轨道移动,灯具所代表的光源位置随时间进程变化,舞台上的道具和表演者落在LED屏上的影子也在变化,移动的光、静态的物件、行动中的表演者和变化的影子在坂本龙一的音乐中形成一场奇特的“舞蹈”。

法国剧场艺术家、策展人理查德·卡斯泰利认同露西和高谷的创作观,他和两人对谈时表达了一个大胆观点:影视、游戏和视频网站已经给人们带来太多的“沉浸式体验”,这是无休无止的对普通人注意力的争夺和操纵,也许来自剧场的有力反击就是反抗“沉浸式体验”,大胆反沉浸的《钟摆》《切线》将是表演艺术的“自定艺”和“新定义”。

原标题:《不要情节?不要“沉浸式”?剧场可以“自定艺”》

栏目主编:邢晓芳

来源:作者:文汇报 柳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到大雪,降温超10度,河南下半年来首场寒潮来袭

中到大雪,降温超10度,河南下半年来首场寒潮来袭

大象新闻
2025-11-16 13:54:04
乌国防情报局奔袭6500公里,炸毁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导致运输中断

乌国防情报局奔袭6500公里,炸毁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导致运输中断

山河路口
2025-11-15 15:35:03
3-0!亚洲之光杀疯了:4场不败挺进世少赛16强,韩国0-2提前回家

3-0!亚洲之光杀疯了:4场不败挺进世少赛16强,韩国0-2提前回家

侃球熊弟
2025-11-15 23:26:23
一个很玄学的现象:家里如果存不住财,就把冰箱顶打扫干净

一个很玄学的现象:家里如果存不住财,就把冰箱顶打扫干净

手工制作阿爱
2025-11-14 01:46:09
西班牙王后女保镖火了!1 米 8 口袋鼓出棱角,腰部发力走路帅到犯规

西班牙王后女保镖火了!1 米 8 口袋鼓出棱角,腰部发力走路帅到犯规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5 06:44:50
震惊!昆山一工厂因工位摆放杂乱、桌上放早餐,员工被罚2000元

震惊!昆山一工厂因工位摆放杂乱、桌上放早餐,员工被罚2000元

火山诗话
2025-11-15 10:01:55
赵露思四川吃火锅被偶遇,打扮得很可爱,网友:像刚放学的小学生

赵露思四川吃火锅被偶遇,打扮得很可爱,网友:像刚放学的小学生

小咪侃娱圈
2025-11-16 09:13:53
胡塞服软:不打以色列船只了

胡塞服软:不打以色列船只了

桑未落
2025-11-12 20:56:04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史上最年轻金鸡奖影帝!24岁的易烊千玺凭什么?

红星新闻
2025-11-16 07:53:52
谢震业、陈佳鹏、严海滨折戟男子百米预赛,广东队陈冠锋晋级

谢震业、陈佳鹏、严海滨折戟男子百米预赛,广东队陈冠锋晋级

南方都市报
2025-11-16 13:41:43
斯诺克赛程:19局10胜决出冠军,小特拒绝决赛3连败,新王或登基

斯诺克赛程:19局10胜决出冠军,小特拒绝决赛3连败,新王或登基

刘姚尧的文字城堡
2025-11-16 08:01:12
视频丨日本民众集会抗议 要求高市早苗下台

视频丨日本民众集会抗议 要求高市早苗下台

环球网资讯
2025-11-16 06:13:07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八路军和新四军那么厉害,为何不去打淞沪会战?

《中国国家历史》
2025-11-14 22:31:25
抵达!广东新援已经到宾馆 球迷又调侃看走路姿势如何

抵达!广东新援已经到宾馆 球迷又调侃看走路姿势如何

胖子喷球
2025-11-16 12:59:18
赵薇断腕早离婚,佘智江锒铛入狱,黄有龙的“正路”能走多远?

赵薇断腕早离婚,佘智江锒铛入狱,黄有龙的“正路”能走多远?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1-15 20:20:03
7轮10分!世界杯扩军后,他们反而出局了!无缘连续参加3届世界杯

7轮10分!世界杯扩军后,他们反而出局了!无缘连续参加3届世界杯

小火箭爱体育
2025-11-16 11:23:57
李兰娟提醒:5种鱼容易导致孩子白血病,妈妈们购买时需警惕

李兰娟提醒:5种鱼容易导致孩子白血病,妈妈们购买时需警惕

一口娱乐
2025-11-15 13:38:51
陈思诚荣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导播把镜头切到了佟丽娅,她礼貌满分

陈思诚荣获金鸡奖最佳导演,导播把镜头切到了佟丽娅,她礼貌满分

五四观娱
2025-11-16 00:06:06
孙俪上海艺博会被偶遇!路人镜头中的她,长胖一圈面相变了很多

孙俪上海艺博会被偶遇!路人镜头中的她,长胖一圈面相变了很多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4 14:23:50
董璇真“有孕”了?张维伊台下困得打哈欠,看老婆起身立马护肚子

董璇真“有孕”了?张维伊台下困得打哈欠,看老婆起身立马护肚子

疯说时尚
2025-11-16 09:53:54
2025-11-16 15:27:00
新浪财经 incentive-icons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是一家创建于1999年8月的财经平台
1394520文章数 451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耗资17亿!中国最“丑”建筑?不,这是最硬核的!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体育要闻

最佳新秀候选!2028美国男篮有他一个位置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艺术
本地
教育
亲子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耗资17亿!中国最“丑”建筑?不,这是最硬核的!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教育要闻

中国教育部发布赴日留学预警

亲子要闻

爸爸把女儿手夹紫了,3岁女儿让妈妈报警,要给爸爸抓走!

军事要闻

解放军报:武力介入台海 日本全国都有沦为战场的风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