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见人品”,锦江创始人董竹君深刻理解这句话,是在1932年,即他们分居后的第三年,正式离婚前两年。
就在这一年,上海爆发了“一·二八事变”,董竹君分居后创办的工厂群益纱管厂被炸。为了复兴工厂,董竹君绞尽脑汁,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她却被以“对政府持有反动倾向”为由,被抓进了国民党监狱。
乱世什么糟心事都可能发生,董竹君被抓无非是乱世有人想靠勒索有钱人圈钱。对董竹君动手的人,抓她时就暴露了真面目,他们逼董竹君拿钱“私了”。可董竹君的工厂刚刚被炸毁,又有四个女儿要养,家里还有重病的父亲,她早已成日为父亲的药费、房租和债务忧心,哪里还能拿出钱“私了”。
见董竹君不肯拿钱,他们就在她家翻箱倒柜搜查了几圈,见一无所获,他们恼羞成怒,以“反动分子罪”将她带到了看守所办公室。
不用说,看守所办公室也是旁敲侧击要钱,董竹君没钱,他们气急败坏地将她关进了深不见底的监狱。被投进监狱前,董竹君回头看到了美丽的夕阳。
狱中的董竹君,曾以绝食的方式进行抗争,可对于没人性的国民党而言,他们分毫不会在意。不久,她收到了越南巡捕偷偷递给她的小纸条,是大女儿送来的。纸条上,大女儿夏国琼不仅将她入狱后家人的现状汇报了,还说她已经托人找到了陈志皋律师为她打官司。
董竹君看到纸条后,当然不会再继续绝食,她开始一边在狱中等待后续的纸条,一边暗暗想办法,以让自己尽快出狱。
陈志皋并不是真心想帮她,从女儿递来的纸条来看,他也是想捞钱。他一上来,就跟夏国琼说要三千元巨款,国琼说没那么多钱,但答应缴纳六百元的诉讼费,并凑齐了两百元。
国琼还告诉母亲,父亲已经知道了她被捕入狱的消息。但他知道消息后,不仅没有施以援手,反而还落井下石。他威胁说:如果董竹君没有能力抚养四个女儿,那他将从上海接走四个女儿。
![]()
董竹君和女儿们
这个消息让狱中的董竹君彻底心寒,她意识到自己这番是没能遇到一个好人了,托付的律师是腐化分子,知道消息的丈夫只想趁机把她往死里整。“世间没有救世主”,董竹君暗自感叹。
董竹君是贫民窟出身,她早年曾被卖入妓院,期间为了与夏之时在一起,她也曾遭到了老鸨的囚禁。那时,她是靠自己想办法逃出的。如今,她被投进国民党的监狱,看来也只能靠自己逃出去了。
董竹君仔细分析当时的局势:关押她的国民党只是要钱,他们手里没有任何证明她是反动分子的证据。现在的关键是找到一个可靠的律师,这需要自己动用以前的人脉,请朋友帮忙找。还有就是钱的事,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难倒英雄汉,自己要出狱,肯定得使钱,钱现在只能借,从哪儿借钱,怎么借也成了需要考虑的问题。
捋清楚后,董竹君就开始行动了。她一面让女儿去找朋友联系律师,一面托女儿带纸条给朋友以帮忙筹钱,同时,她还在狱中和狱友借钱。
董竹君在哪儿都乐于助人,因此在狱中,狱友们对她也都非常好。她开口借钱后,仗义的四川狱友拿出一百元给她。
与此同时,董竹君不断通过越南巡捕打探消息。随后她得到了一个关键消息:根据内线透露,她可能会被判五年。
董竹君知道巡捕可以联系到内线后,灵机一动:与其找律师,不如直接疏通这个内线。如果找内线做工作,跑跑关系,不是就可以直接脱险吗?于是董竹君请巡捕帮忙打通内线,巡捕通过与董竹君的很长一段时间的接触后,深以为董竹君是个不错的人,他很乐意进一步帮忙。
董竹君既曾经是督军夫人,她自然知道找关系办事的套路,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到位。在找内线时,她口头承诺:出狱后,一定会付钱给他们。
![]()
董竹君与丈夫夏之时
开庭辩护后,董竹君的罪名是“政治嫌疑犯”,既定罪是嫌疑犯,那就无关痛痒了。之后,她顺理成章地被保释,替她担保的是郑德音找的一位国民党人。
几经周折后,董竹君终于重新走出了牢房。出狱那天,呼吸着外面自由的新鲜空气,董竹君感慨万千。
人说:不能把你打倒的,终将使你强大。出狱后的董竹君,心理更加强大了。也只有更加强大的董竹君,才能应对接下来轮番上场的各种磨难。
董竹君首先要面对的一个磨难就是:没钱。她之前的负债还不上,入狱后女儿借的钱还不上,自己承诺给打点关系的人的钱也还不上,父亲的药费也给不起。
这时候,丈夫夏之时,还以之前的案子为由,频繁骚扰她,要他将四个女儿的抚养权给自己。董竹君为了避免丈夫胡搅蛮缠,只得暂时带着大女儿国琼之外的三个女儿去杭州避风头,国琼则留在上海教授钢琴补贴家用。
可怜董竹君,当时唯一的收入就是国琼教授钢琴赚来的一丁点钱。
有太多人等着董竹君重新站起来,群益纱管厂一百多号人等着她救急,父母眼巴巴等着,女儿们也瞪着眼瞅着她。
董竹君心急如焚,人一急,就容易出事。果然,董竹君很快跌入了一伙人精心设计的圈套里,这个圈套以赌钱的方式展开。一伙人以给群益纱管厂投资为由,约董竹君一起打牌,然后趁机搞鬼在牌桌上搞她的钱。好在,敏锐的董竹君一不小心发现了他们的问题,才不至于让自己完全跌入陷阱。
但这之后,董竹君想通了:群益纱管厂是保不住了。只能另外想法子,以谋一条生路了。
董竹君狱中的经历,和所面临各种压力的考验,以及遭遇的骗局,看起来都极其糟糕,但也正是这些经历,为她后来创办锦江饭店,打下了基础。
![]()
董竹君
时间进入1933年,董竹君的压力空前,此时,舆论压力对董竹君极为不利,社会上有传言群益纱管厂倒闭是董竹君搞贪腐,她和夏之时的婚姻也遭到诟病。社会舆论哗然。一时间,咒骂声、鄙夷声甚嚣尘上,她不得不顶着巨大的压力为双亲、孩子的生活,为房租、借款等,苦苦挣扎着。
此时的董竹君完全可以用“一败涂地”来形容,不用说,这时候最高兴的就是夏之时了。与她签订离婚协议时,夏之时就说过:如果离开他夏之时,董竹君能活下去,他夏之时就在手板上给她煎鱼吃。
夏之时是咬死了自己离开男人后,不可能活好。这种“咬死”,是对董竹君的极大的讥讽,这些年,董竹君一直憋着一口气。
实际上,这口气,在她与夏之时分居前,就已经憋着了。董竹君的憋屈是隐忍的结果,“隐忍”似乎是她在这段婚姻里的常态,当然这与她极低的出身有关。
她一直记得,婚后刚刚到美国时,他就开始疯狂控制她,为了禁止她与异性接触,甚至连上学也改成了在家里由授课老师上。一次,他回国时,竟还嘱咐董竹君:如果有人侵犯你,你就拿枪自尽。显然,夏之时将董竹君视为了自己的附庸。
而到了四川老家后,在夏家这个复杂的大家庭里,她也一直是委曲求全的那一个。明明已经结过婚了,可夏家家长一句话,她竟不得不在有了女儿的情况下,又结了一次婚。因为夏之时和夏家重男轻女,接连生了四个女儿的她受尽了冷嘲热讽,后来儿子出生后,夏之时将儿子过继给兄长“兼祧”时,甚至根本没有经过她的同意。
![]()
董竹君全家福
董竹君创办富祥女子织袜厂、黄包车公司期间,也受尽了丈夫的各种压迫。连被她接到四川老家同住的父母,也跟着受了委屈。一次是夏之时冤枉其父贪了他的鸦片,一次则是其母丢了金簪子哭泣时被夏之时呵斥,他甚至扬言要把岳母绑起来。
为了女儿接受教育的事,董竹君长期和丈夫博弈,长期被他阴阳“女孩子读那么多书,纯粹是浪费钱”。
分居前她终于爆发了,她在丈夫以“男女授受不亲”为由,欲逼女儿自尽之际,彻底爆发,和夏之时大吵起来。夏之时盛怒之下打了她,并拿菜刀追砍她,她逃到了表哥家。这次爆发,让她彻底下定决心离开这段可怕的婚姻。
之后,便有了董竹君带着四个女儿到上海谋生的种种。
董竹君离婚后,也曾出现过短暂的“兴盛”,那是群益纱管厂兴盛之时。那时,她的家里总是有来往的年轻大学生,而她则指点江山、激情洋溢。她曾暗暗发誓,自己绝不像丈夫一样做昙花一现的采梦者,一定要成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圆梦人。
可转眼,现实就给了她重重几拳,直把她打得根本站不起来。
董竹君在各种打压下,竟也开始自我怀疑了,她想:莫非我真如世人看到的那样,“放着好好的督军夫人不做,而偏要做女娜拉,继而致一败涂地”?世俗的定义,是自己的最终结局吗?
董竹君心里当然不甘,可她也只剩下不甘了。很快,她心里的那点不甘,也被击碎了:她的母亲二阿姐突然中风死亡了。于是,痛不欲生的她,不得不借钱为母亲买棺、安葬。
董竹君永远忘不了母亲死的那天夜里,董竹君是如何哭着四处借钱的。
![]()
董竹君父母
母亲死后,父亲的病情进一步加重,他终日唉声叹气。面对创业失败、女儿们教育费、债务等的压力,董竹君一下子老了很多岁。有时候,她竟感觉自己连背都直不起来了。
这段时日里,她白天到处寻找机会,晚上则坐在房间里发呆。有一日,在累了一整天后,她半夜回到家,很突然地就萌生了自杀的想法。她脑子里有一个想法:自杀是解脱。
可自杀不符合她的性格,她是一个多么不肯向命运屈服的人啊!
那晚,董竹君不自主地走到了池塘边,她在池塘边借着月光看到了自己映出的影子。她的头发凌乱,脸看起来很不好,身上穿着粗布衣裤。就在她在池塘边犹豫要不要往下跳时,身后响起了女儿的声音:“妈妈”。
董竹君缓缓回过头道:“国琼,你怎么这么晚还不去睡觉?明天不是要上台表演吗?”董竹君想起女儿第二天似乎有表演。
夏国琼抱住母亲的肩膀道:“妈妈,我想跟您商量一件事。” 接着,国琼道:
“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电影制片厂‘电通公司’现在需要音乐工作人员。我可以去弹钢琴或者担任大提琴伴奏。您说行吗?不过呢,很多人怕参加这个组织会给自己的政治身份增加点不好的色彩,所以好多人都不敢参加。您觉得我应该参加吗?”
国琼年轻而充满活力的漂亮脸庞鼓舞了董竹君,刚刚席卷她周身的自杀阴影一扫而光。她回过神来,认真而温柔地对女儿说:“国琼,你知道妈妈一直追求的是共产主义学说,并积极想加入的是中国共产党,这种事情你认为妈妈会同意吗?”
顿了一下后,她又道:“虽然现在还是蒋介石政府横行霸道,但是一旦时机成熟,中国一定是属于共产党的!那才是拯救中国百姓的正确道路呢!”
夏国琼听了后高兴地笑了道:“嗯!我听妈妈的!”随后两人依偎着进屋睡觉。那晚,董竹君睡了出狱以来最香的一个觉。
![]()
董竹君与女儿夏国琼
熬到了1934年,就是董竹君和夏之时约定的分居五年期。董竹君和他来到了律师事务所,她下定决心坚决与丈夫离婚。这当然不仅仅因为他在自己入狱时的落井下石,还因为她和他的感情早已不复从前。还有,她实在不想再过那种隐忍的日子,她董竹君如此努力想要追寻的无非是一个自由、独立,过有尊严的生活。
夏之时没想到董竹君都落到这步田地了,却还坚持要离婚,他气急了,却也无计可施。
夏之时离婚后返回四川,回川路上,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他被董竹君抛弃的八卦消息。气急了的他觉得自尊严重受挫,他怒了:哪有女人抛弃男人的。
这个曾经威风八面、权倾一时的男人气得撕碎了报纸,并不停地咒骂着。
回四川后不久,夏之时决定亲自动手将董竹君毁灭。于是,他写信给南京的戴季陶,他要求戴季陶不再接济和帮助董竹君母女,还卑鄙地要求戴季陶将“共产党同谋”的罪名扣到她头上,并判处她死刑。
戴季陶当然不会听信一个疯子的胡言乱语,他并不想卷入这对离婚夫妻的战斗中。于是,便表面应承,实际却并不动手。
![]()
戴季陶
夏之时并不甘心,他为了除掉董竹君,找到了在上海的四川军长范绍增,要他引诱董竹君去西湖游玩,趁机将她推入西湖淹死。
但夏之时的计划,终究是被董竹君知晓了。在危难之际,知道自己曾经爱过,且也爱过自己的男人要毁灭自己,她心里的难受可想而知。
离婚当年冬天,因为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疗,董竹君的父亲在痛苦中辞世。离世前,他一直问女儿:“之前说可资助2000元的义士,他承诺的钱,会给你吗?”
父亲口中的义士是李崇高,他是一个军人,知道董竹君的故事,手里有钱不知如何投资,于是动了把钱交给董竹君的心思。
此人前面来过一次,但后来很久没现身,因自己抱着安慰父亲的想法和父亲提到过,父亲便一直挂在心上。董竹君实际并不确定义士会再度临门,但为了让父亲走得安心一些,她撒谎了。
父亲死后,董竹君再度举债葬父。但也从此时起,她下定了决心去拥抱痛苦,她想:既然痛苦是人生的本质,那何不紧紧拥抱它呢?我为什么一直努力想要摆脱痛苦,而不干脆学会与痛苦共存呢?
董竹君在父亲死的这年,即34岁这年,彻底决定主动迎向所有挑战,去努力总结痛苦带来的成长和转变,她变得更加积极乐观了。
董竹君做梦也没想到,当她直面痛苦时,痛苦竟开始慢慢减少。或许,痛苦觉得她太无趣了?父亲下葬后不久,李崇高竟再度上门。
在与董竹君进行了一番长谈后,李崇高对这位历经风霜雨雪的同乡充满了同情和敬畏,他郑重地将2000元给到了董竹君的手中。
后来的董竹君没有让李崇高失望,她牢牢抓住这次机会,用这笔钱开了锦江小餐,并尽全力守住了这份事业,将锦江做成了传奇,也顺道让自己成为了传奇。
![]()
董竹君
后来的董竹君,甚至利用锦江饭店,成功援助了很多革命者,她终以“党外党员”的身份,进行了革命,并等来了最终的胜利。
董竹君熬过苦难的故事,论证了苦难的本质。苦难的本质是:你去直面他、拥抱他的时候,苦难就会被你解构,一旦被解构,你就将看清楚它“苦尽能甘来,绝处能逢生”“苦即磨砺”“苦难守恒”等特质。
而一旦解构,你对苦难的看法将变得极其积极乐观,一如董竹君后来对苦难的态度。而到此时,你也就成了真正的强者,而强者,终将赢得一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