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洛水钟鸣
(识局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最近,“多地整治公文抄袭现象”上了热搜,评论区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片叫好:
整得好!早该整了!这帮人太不负责任了!
这帮人确实不大负责任,也确实该整,但光整还不够。按照现在流行的“建立长效机制”的思维模式,眼下的关键问题,在于找到问题的关键——
为什么会有公文抄袭这种现象?它是如何发生的?
最常见的解释当然是懒惰和缺乏责任心:写的人懒,不愿自己动脑子,随便找点材料抄一抄,就交差;审的人也懒,不愿认真核对,随便看看就签上字,往上报(往下发)吧。
于是,广西的森林防火,出现了湖南的地形地貌,贵州的廉政方案,用了西藏的指导方针……
这些笑话的背后,首先当然是思想的滑坡——这是公文抄袭现象产生的非常重要的原因,甚至是唯一的主观原因。但这是不是唯一的原因呢?
未必吧。客观原因,应该也是有的吧?
比方说,负责起草公文的人,能力水平不够,这同样是一条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在之前的一个时期,“写材料”并不算公职人员的核心技能,在单位里,一个人如果被称为“秀才”“笔杆子”,那他多半没多大前途,这就导致很多人不愿意写材料。
现在,写材料倒是很受重视了,然而它越受重视,就说明越难、越苦、越煎熬,这又导致更多的人不愿意写材料。
于是,有的时候,一些材料水平并不高的人,也会被拉来写材料,可他又写不出,那怎么办,当然就只能抄。
而且,这种人往往因为水平不高,对一些表述上的变化也不敏感,更容易被人抓住马脚,发现他的材料来自抄袭——毕竟,他很可能连抄都不会抄,有时从网上找到一篇多年前的文章就开抄,所以很容易闹出笑话。
又比方说,负责起草公文的人,忙不过来,这也是一条重要原因。
刚才说了,现在,真正能写材料、会写材料、愿写材料的人,其实不多。可是与此同时呢,材料又越来越多。
别的不说,咱就说这个“整治公文抄袭”吧,你猜会不会有这样的地方:上级既然出了整治公文抄袭的方案,那咱得上会研究一下吧,上会研究就得写领导讲话吧!研究完咱不能就这么算完,咱得制定本单位的落实措施吧!制定了落实措施,咱要不要开会动员一下,开会动员,领导又要讲话的吧!动员完,咱得建立整治台账,定期调度吧!调度好了,咱得形成整治工作的开展情况报告吧!
别以为这是在说笑话,这不是。事实上,一定有这样的地方。
这还只是一项工作。现在,要开展的工作那么多,每一项都要上会学习、研究、讲话,每一项都要形成方案、台账、清单,每一项都要写出总结、汇报、典型经验……
要写的材料那么多,而写材料的人又那么少,再加上有些领导又催得急,随便什么材料到了他那都跟着了火似的,恨不得下一秒就写出来报上去,那写材料的人不抄,还能怎么办?
说句寒碜话,他肯抄都是好的了!有些地方,写材料的人,几乎7×24连轴转,很多材料根本连抄都来不及抄,只好干脆不报了。
再比方说,现在有些公文,本来就是形式大于内容,这更是一条重要原因。
现在有些工作,明明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件事,办了也就办了,但也要求开会学习、研究,还要写出报告。
既然要写报告,总不能半页纸就写完吧?那未免显得太敷衍了,不尊重上级。所以,再简单的事,只要写报告,多少也得整上“领导高度重视”“采取务实举措”“常态长效推进”这么几条。
这进一步增加了写材料的人的工作量。
就像上面说的,有些写材料的人,实在忙不过来了,有些不太重要的报告,只好随便抄一抄,应付过去,如果不让抄,那他只能干脆不报。
可是,他真不报,除了本单位在考核时扣点分,似乎也没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什么影响。那么,这报告到底有没有必要写呢?
看来,有些材料,问题压根不在于抄袭不抄袭,而在于它有没有必要存在。
还比方说,现在的许多公文,都要求有“出处”,这个度如果掌握不好,也有成为“抄袭”的风险。
经常写材料的小伙伴都知道,现在的领导大多比较谨慎,虽然嘴上喊“创新”喊得邦邦响,实际上每次制定一个措施,都要先问“有依据吗”,每次念到讲话稿上一句陌生的话,也要先问“有出处吗”。
你说他这样谨慎,倒也没什么错,可问题是,如果一篇公文里,每句话都要找“依据”、查“出处”,那它跟抄袭的,又有多大区别呢?
这玩意查重都过不了好吧。
当然,有的“材料高手”会说,你得对材料进行“二次加工”啊!你可以形成自己的逻辑框架,再把“素材”填进去啊!
道理是这样没错,但问题是,这种思路,毕竟是在鼓励大家“以抄为主”嘛!久而久之的,这就难免会让一部分人形成“路径依赖”:反正写来写去都是那些话,我干脆找一篇“成品”交上去得了!
综上,公文抄袭这个现象,之所以能成为一种需要整治的现象——它既然已经到了需要整治的地步,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种现象比较普遍了——是多重原因导致的。
那么,现在要整治这种现象,似乎也应该深挖根源、分门别类、因地制宜、精准施策。
可千万别把整治公文抄袭搞成另一场形式主义,逼得大伙儿最后只能去抄袭“整治公文抄袭的工作报告”,那可就现了大眼了。
那怎么才能不把整治公文抄袭搞成形式主义呢?很简单:
不要一个方子吃药。存在这个问题的单位,那就好好整治,而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单位,就不要开会、印方案、建台账、写汇报。
你不要这些形式,他就不会去搞这些形式主义。你不一天天地不停要材料,他就不会去抄材料。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