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交汇处,山水之城灯火璀璨,一座城市的文旅创新实验正在悄然改变着游客体验与产业生态的DNA。
夜幕下的重庆,两江四岸流光溢彩。南山一棵树观景台上,游客们不仅欣赏璀璨夜景,还体验着“日茶夜酒”的特色业态;长嘉湾大舞台上演着融合巴渝文化的精彩演出;南山奇幻夜——沉浸夜游项目让植物园幻彩生辉。
这些变化背后,是重庆文化旅游集团在文旅板块进行的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创新实践。
![]()
机制创新
“部司合一”推动“九大融合”
![]()
去年11月,重庆文旅集团重组成立后,以前瞻性战略眼光整合组建了新智文旅这一二级子公司,创新实施“部司合一”运营机制,将集团文旅服务事业部与子公司管理深度融合。
这种机制打破了传统国企的层级壁垒,实现了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业务的快速响应。新智文旅成立仅一年,便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活力。
公司在“十五五”战略规划中明确了“新质文旅领军企业”的发展定位,创新构建了智旅、红旅、会旅、城旅、园旅、商旅、空旅等“九大融合”产业生态布局。
与此同时,新智文旅在战略合作上也实现了重大突破。公司与携程集团、复星体育等8家头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重庆文旅产业引入优质资源和创新理念。
“部司合一机制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而是通过管理协同和现代企业制度创新,释放出‘1+1>2’的聚合效应。”新智文旅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一战略布局使公司迅速成长为涵盖都市旅游、红色旅游、旅游规划、智慧旅游、营销推广、会展服务等全产业链的文旅服务商,2024年接待游客超225万人次,经营收入超2.3亿元。
数字赋能
打造文旅产业“智慧大脑”
![]()
在新智文旅的蓝图里,宝贵的文旅资源正通过数字技术,被转化为可感知、可互动、可消费的全新价值。
新智文旅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文旅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旗下旅游云公司打造的“重庆文旅荟”会员体系和“惠游重庆”公共服务平台,已成为重庆智慧旅游的“数字底座”。
该平台覆盖全市90%的文旅场景,形成涵盖“吃住行游购娱”6大类、196个子类的完整数据资源体系,接入27个政府部门数据源。
![]()
在红岩文旅分公司,数字技术让红色文化“活”起来。通过沉浸式剧场、红色情景体验馆等创新形式,游客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红岩精神。2024年,红岩文旅接待游客62.3万人次,演出4528场。
低空旅游作为创新业务的典型案例,已完成热气球首飞验证,正在推动江北嘴、重庆游乐园等3个核心起降点的常态化运营,构建“日间观光+夜间灯光秀”产品体系。
“通过科技赋能,我们正从传统的资源管理者向价值运营者转型。”新智文旅相关负责人表示。
生态共建
奏响区域协同发展“协奏曲”
![]()
真正的创新,在于构建一个能凝聚各方共识、创造共享价值的平台。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产业联盟的实践,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注脚。
新智文旅推动成立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产业联盟,已成为区域文旅协同发展的重要平台。联盟坚持市场化运作,成员已迅速扩展至近400家,构建起“1+3+N”产业联盟体系。
这一平台已助力近50个标志性项目落地,拉动投资近40亿元,获得515亿元意向融资支持。“新韵重庆”无人机秀、长嘉湾C位大舞台等重点项目成效显著。
联盟还开展“美好四季走廊”等特色活动200余场,曝光超30亿人次,成功塑造“巴渝世家”IP,有效提升巴蜀文旅整体影响力与协同发展水平。
面向未来,新智文旅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到2030年,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打造成为全国一流的新质文旅领军企业。公司将聚焦智旅融合数字文旅与都市文旅综合服务运营两大方向,夯实数据底座、完善平台功能、健全数字运营机制,构建“数字体验优化——营销精准触达——消费数据反哺”的运营闭环。
![]()
“我们将通过强化自主IP打造与沉浸式场景创新,将成熟的数字化运营、IP孵化与项目管理能力转化为标准化、可复制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新智文旅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重点项目布局上,公司将继续深化低空文旅、城市夜景IP、红色IP产业化运营等创新业务,同时将会展、商管、旅游规划等传统业务做精做强,形成完整的文旅服务生态链。
巴山渝水间,一场文旅产业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正悄然发生。
上游新闻 王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