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进入第四年,乌克兰战场上演了最具创意的防空操作:一群法国渔民将 280 公里长的废弃渔网捐赠给乌克兰,这些原本堆在布列塔尼码头、晒得发硬的海腥旧网,被乌军拉到前线,罩在道路和战壕上空,搭起了 “反无人机隧道”。
这套 “渔民版防空系统” 原理简单却效果显著。渔网孔眼细密、韧性十足,俄军常用的 M3 “小摩托” 无人机和四轴投弹机一旦闯入,螺旋桨就会被缠绕,直接失控坠落。前线士兵反馈,渔网能让无人机减速两秒,而这短短两秒足以让士兵躲进掩体,或抄起 PKM 机枪完成反击。
![]()
更令人动容的是背后的支援细节。这些渔网由 “科尔尼克团结” 志愿者驱车 2300 公里送达,邮费靠众筹,过关时向海关说明是 “乌克兰防空设备” 后顺利放行。对法国渔民而言,这省去了处理废塑料的数万欧元费用;对乌克兰而言,零成本获得了实用防空装备,还实现了环保再利用,堪称 “一举三得”。
![]()
这场 “土法炼钢” 的胜利,恰恰击中了战争的本质。当普京还在吹嘘 “匕首” 导弹的威力时,乌克兰人用洗衣机芯片改火箭、拖拉机拉 155mm 炮,如今再用渔网拦截无人机,硬生生把高科技战争变成了 “见招拆招” 的生存智慧。这种韧性远比先进武器更难摧毁 —— 俄军能轰炸电厂和公路,却炸不掉乌克兰人 “你扔啥我接啥” 的斗志,也买不来法国渔民连夜送货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