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1月初,伦敦的公告让全球金属市场瞬间冰冻。
人民币、欧元、英镑全被踢出局,美元一家独大。有意思的是,不久前英国还帮中国发行人民币国债。
一边拥抱,一边封杀,英国到底在演哪一出?这场金融大戏,谁是棋子谁在落子?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伦敦“一刀切”,自己先慌了
11月3日,伦敦金属交易所的公告,像一颗金融炸弹,瞬间引爆了市场。
所有非美元计价的金属期权交易,被一纸禁令全部暂停,这简直是把牌桌都给砸了。
人民币、欧元、日元,甚至英镑自己,都被无情地“请”了出去,场子里只准美元玩。
![]()
没有听证,没有过渡,更没有任何缓冲,这种干净利落的背后,是输红眼的绝望。
更让人玩味的,是英国自己人那分裂的举动,简直堪称一出精彩大戏。
就在不久前,伦敦还积极帮中国发行了60亿元人民币的绿色国债,申购额高达415亿。
![]()
英格兰央行也早已把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汇率稳稳地站在1比9.37。
可转眼间,伦敦金融城却为了帮美国守住阵地,连自己的货币都不要了。
这种“牺牲自己保全盟主”的行为,恰恰暴露了美元阵营的离心离德。
![]()
当曾经的“老二”都开始自毁长城,这出戏,看得全世界都傻了眼。
市场的反应更加诚实,也更具讽刺意味,堪称疯狂的“打脸”现场。
公告刚发出两小时,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夜盘铜主力合约,放量涨停。
![]()
而伦敦的电子盘,却出现了极其罕见的美元计价暂停,两地价差瞬间拉大到每吨423美元。
这个数字,创下了自1987年以来的最大裂口,仿佛一道无声的嘲讽。
于是,金融圈里最流行的话术变成了:美元金属是垃圾股,人民币金属是暴利股。
![]()
美元的镰刀,锈了
要理解伦敦为何如此歇斯底里,得先搞懂美元的“提款机”是怎么运转的。
这套精密的收割机器,全靠美联储的加息和降息周期来驱动。
降息时,廉价的美元就像开闸的水,疯狂涌入伦敦和纽约的交易所。
![]()
他们大肆炒高黄金、铜、镍等金属期货价格,制造出繁荣的假象。
这直接导致像中国、德国、日韩这样的制造业强国,必须用天价的美元去进口原材料。
于是,财富就这么不知不觉地、被动地流向了美国,这便是第一重收割。
![]()
紧接着,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美元在美国境内的收益变得更高。
国际资本立刻闻风而动,纷纷从金属市场大举撤出,回流美国。
失去了资本支撑的金属价格,便开始断崖式暴跌,一地鸡毛。
![]()
这时,手握大量强势美元的美国资本,再回过头来,就能用跳楼价。
低价收购全球的矿产企业和实体资产,这是第二重收割,完美诠释什么叫双赢就是赢两次。
2009年到2011年,美联储的降息周期,就堪称一部经典的收割教科书。
![]()
金价从每盎司850美元,一路被炒高到1920美元,华尔街投行赚得盆满钵满。
而到了2015年,画风突变,美联储转入加息周期,金价又暴跌回1046美元。
全球的金矿企业估值瞬间缩水,许多高杠杆的企业现金流断裂,只能贱卖股权。
![]()
澳大利亚的Telfer金矿,2011年估值48亿澳元,到了2015年,只值25亿了。
四年时间,资产缩水了近一半,这哪里是市场波动,这简直是明火执仗的抢劫。
然而,这套战无不胜的金融武器,在2022年突然失灵了,镰刀生了锈。
![]()
同样是在加息周期,美国资本当年的海外收购总额,只有1.47万亿美元。
比起2015年高峰时期的2.3万亿,整整暴跌了35.6%,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断崖式下滑。
问题出在哪?问题就出在美国自己身上,它患上了严重的“产业空心症”。
![]()
当一个国家的金融游戏,完全脱离了实体经济的支撑,那它就成了无源之水。
说白了,就是没人陪它玩金融空转了,全球的生产者们,开始用脚投票。
![]()
人民币的底气,在工厂里
如果说美元的镰刀生了锈,那人民币的底气又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不在交易所的K线图里,不在金融模型的复杂公式中,而是在中国那轰鸣的工厂里。
中国,就是这个星球上当之无愧的“史上最强工业克苏鲁”,是全球所有矿产的终极“甲方爸爸”。
![]()
全球超过七成的稀土氧化物产能,超过六成的电解铝产能,都在中国。
全球一半以上的铜,超过八成的锂、镍,超过六成的钴,最终都流向了中国的工厂。
这些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要开工、要用电、要买矿石的、最硬核的生产刚需。
![]()
伦敦可以关掉交易的大门,但它能关掉全球每天十几万吨金属货轮的航线吗?
这些货轮的目的地,不是伦敦,不是纽约,而是上海、宁波、广州、青岛。
生产决定了需求,需求决定了价格,这才是最朴素也最坚不可摧的商业逻辑。
![]()
正是基于这种强大的实体需求,人民币的国际化,走出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
它不是靠顶层设计,不是靠金融空转,而是一笔一笔、实实在在地从跨国贸易订单中“堆”出来的。
2022年以来,以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权日成交量,从3万手飙升到27万手,整整翻了九倍。
![]()
中东的铜精矿、俄罗斯的镍矿、非洲的钴矿,用人民币计价的长订单,首次超过了三成。
更重要的是,一个全新的、良性的“石油-金属-人民币”循环体系正在跑通。
中国央行与沙特、阿联酋等国启动了金属互换额度,设立了一个千亿级的流动性池。
![]()
中东国家卖油收到人民币后,不必再绕一圈去兑换美元,而是可以直接购买中国的金属和机械。
这套闭环一旦形成,美元在大宗商品定价权上的根基,就会被彻底动摇。
上海期货交易所的铜期货持仓量,早已稳居全球第一。
![]()
就连铝合约的单日持仓量,都首次超过了伦敦同品种的18%,这是一个历史性的信号。
市场看得非常清楚,人民币是在落地,是在服务实体,而美元却是在玩游戏,在搞内耗。
![]()
新王的加冕,正在上演
伦敦的封杀,本想抽走人民币的风险对冲工具,迫使贸易商们重回美元体系。
但结果,却像一记重拳打进了棉花里,甚至,这拳头挥到空中,反而打出了未来的方向。
全球市场的反应,既迅速又坚决,大家开始积极寻找美元之外的替代方案。
![]()
中东最大的铜线生产商Alfanar,直接通知中国供应商,第四季度的长订单,结算货币改用人民币。
更重要的是,基准价格直接锁定上海期货交易所的价格,伦敦的脸色,彻底不看。
迪拜商品交易所也宣布,将在明年上市以人民币计价的铜期货,把中东的现货市场与中国价格直接绑定。
![]()
香港金管局更是连夜出手,将人民币流动性池的规模,上调至1100亿港元。
并且暗示,如果伦敦不提供套保,港交所旗下的金属合约随时准备入场接盘,态度鲜明。
这一切都说明,历史不会简单地重复,但它一定会押韵。
![]()
1956年,英国为了维护摇摇欲坠的英镑地位,强制要求石油贸易只能用英镑结算。
结果,一场失败的苏伊士运河战争,彻底打光了英镑最后的信用,美元顺势登基。
69年后,同样的剧本似乎正在上演,美元正在步英镑的后尘。
![]()
一边是伦敦金融城里,日渐虚空的美元报价,在电子屏幕间自我循环。
另一边是上海港里,以人民币结算的铜铝现货,正通过中国制造,化作穿行世界的电缆与芯片。
定价权的本质,永远流向机器轰鸣的工厂,而不是交易所虚无的电子脉冲。
![]()
在横跨大洋的矿石货轮间,在全球港口的吊机轰鸣下,在将金属锻造成现代文明的每一条生产线上。
人民币,正在完成属于一个新货币时代的,最壮丽的泰山封禅。
![]()
结语
定价权的本质,从来不是交易规则,而是机器的轰鸣。
一个多极化的货币时代正在到来,它将更贴近贸易,更反映真实。
你认为,在这场变革中,普通人该如何抓住机遇?
#2025百度军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