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勒比海的风浪最近越刮越烈,不是因为热带气旋,而是来自美国的军事动作。自今年9月改变缉毒模式后,美军的空中打击已造成至少76人丧生,联合国直接定性为“法外处决”。
更反常的是,昔日盟友接连倒戈,国内批评声也此起彼伏。可美军非但没有收敛,反倒把最先进的“福特”号航母派了过来
八艘军舰加一艘核潜艇的阵仗,早已超出缉毒的范畴。这场风波的背后,远不止缉毒那么简单。
盟友集体反水:五眼联盟裂痕乍现,法国直言违反国际法
![]()
美国在加勒比的军事行动,最先炸毛的是它的核心盟友。在加拿大举行的七国集团外长会议上,法国外长让-诺埃尔·巴罗直接开炮,明确指出美军行动违反国际法。
法国的反对不是空穴来风,这个国家在加勒比有海外领土,超过一百万法国同胞生活在那里。巴罗的担忧很实在,局势一旦动荡升级,这些民众必然会受波及。
比法国的口头抗议更致命的,是英国的实际反制。作为“五眼联盟”的核心成员,美英情报共享向来是铁板一块,可现在英国却给美国来了个“断供”。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针对美军在委内瑞拉附近国际水域及太平洋区域的致命袭击,英国为避免卷入“非法行为”,已停止分享潜在贩毒船只情报长达一个月。
要知道,英国在加勒比也有多处领土,多年来一直靠这些据点收集情报,是美国涉毒走私信息的重要提供者。如今连情报都扣留了,美英“特殊关系”的阴影可想而知。
除了欧洲盟友,拉美国家的反制更直接。哥伦比亚总统古斯塔沃·佩特罗已下令,本国安全部队暂停向美方传递情报,直到美军停止袭击行动为止。
佩特罗在社交平台上的表态很明确:打击毒品犯罪,不能凌驾于加勒比人民的人权之上。要知道哥伦比亚是拉美缉毒的关键国家,它的反水让美军缉毒行动少了重要支撑。
缉毒变“处决”:9月画风突变,76人丧生引联合国痛批
盟友和邻国集体反对,根源在于美军行动模式的彻底转变。在此之前,美国海岸警卫队对付可疑船只,常规操作是拦截、逮捕船员、收缴毒品,全程有一套司法程序。
但从今年9月开始,美军彻底换了玩法,不再搞拦截那一套,直接动用空中打击击沉可疑船只。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直接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截至目前,已有至少76人在这类行动中丧生。这个数字还有可能增加,因为美军的打击往往不留下活口,也不公开完整的行动细节。
![]()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对上个月发生的船员死亡事件直接定性为“法外处决”。联合国多位人权专家也集体发声,认为美军行动没有经过正当司法程序,涉嫌“非法杀戮”。
专家们的质疑很有道理,美军打击的都是小型船只,攻击前既不拦截也不逮捕,更不公开法律依据。这种海上无端攻击,既违反国际人权法,也触碰了国际海洋法的红线。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标榜的“法治”在这里荡然无存。连美军给出的“打击贩毒”理由,都经不起推敲。委内瑞拉方面就指出,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报告显示,自委过境的贩毒活动很少。
美国毒品管制局2024年和2025年的“国家毒品威胁评估”报告,也从没说过委内瑞拉是对美贩毒的重要来源。拿一个并不严重的问题,搞出这么大的军事动作,难免让人怀疑真实目的。
国内声浪滔天:加州州长炮轰联邦政府,质问“法治何在?”
![]()
美军在海外的霸道行径,也引发了国内的强烈不满。加州民主党州长加文·纽森,就在巴西贝伦举行的世界气候峰会间隙,公开批评联邦政府。
纽森的质问直击要害:美军在加勒比海和太平洋炸毁疑似贩毒船只,全程没有任何透明度,实在令人震惊,法治何在?作为美国人口第一大州的州长,他的表态代表了不少国内民众的心声。
国内的质疑并非没有依据,美军的行动确实充满疑点。比如每次打击后,美军都很少公开可疑船只的具体信息,也不说明如何判定这些船只是“贩毒船”,更不公布伤亡人员的身份核实情况。
有美国媒体调查发现,部分被击沉的船只,事后根本无法证实与贩毒有关。这种“先打击后找理由”的模式,让不少美国人担心,联邦政府正在用“缉毒”的名义,行“滥用武力”之实。
一些法律界人士也站出来发声,认为即使是打击贩毒,也必须遵循基本的法律程序,不能随意剥夺他人生命。美军这种“不审即杀”的做法,已经违背了美国自身倡导的人权原则。
更让民众不满的是,联邦政府在军事行动上花钱大手大脚,却对国内的毒品问题束手无策。有数据显示。
美国国内的毒品滥用率持续攀升,而联邦政府不去完善国内管控,反倒去海外搞“暴力缉毒”,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遭人诟病。
航母压阵加码:八舰一艇重兵集结,地缘野心浮出水面
![]()
面对国际社会的批评和国内的质疑,美军不仅没有收敛,反而在加勒比地区持续加码军事部署。最引人注目的动作,就是“杰拉尔德·福特”号航空母舰的抵达。
据美国海军11月11日声明,“福特”号航母及其护航舰队已进入加勒比海,与此前部署的兵力形成呼应。目前该区域已有八艘军舰、一艘核潜艇、F-35战斗机及数千名士兵。
“福特”号作为美国最先进的航母,搭载超4000名水兵和数十架先进战机,随行还有3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这样的阵容,对付所谓的“贩毒船”简直是牛刀杀鸡。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美军的目标绝非单纯打击走私。结合此前的一系列动作,其真实意图逐渐清晰。首先就是针对委内瑞拉,美国长期不承认马杜罗政权的合法性,曾多次威胁发动打击。
今年8月,美国还以“涉嫌贩毒”为由,悬赏5000万美元缉拿马杜罗。如今把航母开到家门口,显然是想通过军事威慑施压,甚至谋求政权更迭。
其次是觊觎委内瑞拉的资源。委内瑞拉是重要产油国,石油、天然气、黄金等战略资源丰富。美国对委实施经济制裁。
却允许本国雪佛龙公司在委开展业务,这种矛盾的做法,暴露了对资源的觊觎。
最后是为了强化对拉美地区的控制。加勒比海是连接南北美洲的重要通道,美国一直把拉美视为“后院”,通过在该区域增兵,既能威慑委内瑞拉,也能对其他拉美国家形成压力。
委内瑞拉已经感受到了威胁,马杜罗已下令启动“独立200计划”,在全国284个地点部署军队、警察和民兵,并开展联合演练。一场军事对峙的风险正在上升。
霸权逻辑碰壁:拉美集体说“不”,单边行动难以为继
美军的霸道行径,正在引发拉美国家的集体反弹。除了哥伦比亚,玻利维亚、墨西哥、洪都拉斯等国的领导人,以及古巴外交部,都纷纷表示支持委内瑞拉,反对美国的干涉。
拉美专家指出,美国这种以“缉毒”为名推行“门罗主义”的做法,早已不得人心。现在的拉美国家不再是任人摆布的“后院”,对外部干涉的警惕性越来越高。
“五眼联盟”的裂痕更值得关注。英国的情报断供,说明即使是核心盟友,也不愿为美国的非法行动背书。这种基于利益的联盟,在国际法和道义面前,终究不堪一击。
从实际效果来看,美军的暴力缉毒也没起到作用。贩毒集团会不断改变路线和运输方式,而美军的打击只会造成无辜人员伤亡,引发更强烈的反美情绪。
联合国人权专家已经敦促美国,立即停止所有类似海上袭击,并对9月2日以来的事件展开全面调查。但从目前美军的动作来看,他们似乎并不打算听从。
加勒比海的局势未来会走向何方?是美军迫于压力收手,还是继续加码引发更大冲突?盟友的反水和国内的质疑,能否阻止美国的霸权脚步?
这些问题的答案,还需要时间来给出。但可以肯定的是,单边主义的老路,只会越走越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